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日前,江西省印發《江西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工程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到2020年,創建田園綜合體50個,規模以上休閑農業園區(點)達6000家,農家樂總數超過30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根據方案,江西省將構建贛北現代休閑農業示范區、贛東北景觀農業度假區、贛西綠色生態農業養生區、贛中鄉村耕讀文化探秘區、贛南客家民俗風情體驗區、環鄱陽湖濱水休閑農業游憩帶6大特色功能區。
根據各地資源特點,贛北將依托中心城市交通、資金、信息、人才和市場優勢與廬山、廬山西海、梅嶺等旅游景區,打造一批精致農業、景觀農業項目,培育一批規模化、精致化、品牌化現代休閑農業觀光園、市民農園、現代農業示范園等示范引領項目,建設一片環城市休閑農業游憩帶。
贛東北將依托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優勢和豐富的鄉村資源,在三清山、龍虎山和婺源古村落等大型景區周邊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做優休閑農業精品旅游帶,成為區域旅游發展的重要補充和拓展。
贛西將依托優良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綠色生態休閑農業。依托昌銅高速,建設昌銅高速生態農業風光帶。依托105國道、320國道,發展規模化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園區。依托明月山、仙女湖、武功山、三爪侖等景區,發展生態休閑農業產業集群,著力引導發展富硒農業、綠色有機農業,促進休閑農業和養老養生、醫療保健等行業的融合發展。
贛中將依托深厚的地方文化、保存完好的古村鎮、美麗鄉村和特色農林資源,大力推進區域休閑農業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著力打造特色農業產業觀光游、古村鎮休閑體驗游、農業科普教育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農業文化遺產,使農業文化遺產展示利用成為贛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突出亮點。
贛南將以突出的客家風情和厚重的農業文化為依托,以特色鄉土建筑、文化古村、新農村示范點、農業產業基地、民俗風情活動、客家美食和鄉土特產為主要內容,著力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品,加快建設一批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風情小鎮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
環鄱陽湖濱水休閑農業游憩帶將充分發揮濱湖資源以及濕地資源特色,以農業休閑、漁作體驗、科普教育等功能為主,重點發展濕地科普教育農園、垂釣樂園、漁家樂等濱湖休閑體驗項目,形成以水產經濟、稻作文化、漁家風情、候鳥觀賞為特色的濱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板塊。
據了解,江西省將通過三個階段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完善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的田園綜合體,壯大一批示范帶動能力強的休閑農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業。其中,三年創建50個省級田園綜合體,每個省級財政補助200萬元,市、縣(區)按省、市、縣1∶0.5∶1的比例聯動安排財政補助資金。
*本文來源:江西日報,原標題:《江西:三年創建50個省級田園綜合體 農家樂超3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