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賺錢的民宿少,賠錢的民宿多。這是現今民宿行業面臨的普遍現象。
對于通過以民宿為錨點振興鄉村,要在10年落地兌現500個田園綜合體版圖的鄉伴文旅來說,如何迭代自身的住宿產品,如何賦能同業者共度困境,如何助推行業的轉型發展,是其不能回避的問題。
鄉村的振興是系統性工程,它涉及到鄉村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大主要系統。鄉伴文旅從產業振興的角度切入,用一套自己的邏輯方法論,即由點——線——面,在“面”的基底上引進不同的業態,打造出一個鄉村振興的樣板模型,然后面向全國因地制宜復制。
需要注意的是,這套方法論的核心業態是民宿,也意味著民宿行業遇到的問題,鄉伴文旅都要能夠提前預判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關系到“理想村”這款振興鄉村產品模型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在鄉村和大眾旅游雙重疊加的市場環境下,數據卻顯示當下民宿行業虧損率達到90%,野蠻生長之后的民宿行業到底要何去何從,鄉伴文旅又能否給出解決方案?
民宿行業真的陷困局?
曾有人撰文稱民宿行業的泡沫正在破滅為一片鬼屋,采訪了一些民宿主人和個人投資者,大都表示所開的民宿一直呈現虧損狀態,難以盈利。業內人士也透露,民宿整個市場的供應量增長太快,尤其在過去的三年時間,甚至有些地方的新店數量連續翻倍。
民宿之所以大規模泛濫,與當年準入門檻過低的項目眾籌直接相關。在早些年進入民宿領域的人非常多,且大都是非住宿專業從業者,在市場不飽和時,民宿產品有缺陷也能掙錢,而目前行業競爭加劇。
誠然,供需關系決定著民宿市場利潤的多寡。民宿,本身是一款受淡旺季影響明顯的旅游產品,加之作為住宿業的新分支,其面臨著發展無序、規劃滯后、監管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缺失、經營管理不規范、創新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才是民宿行業真的掣肘。
從交易規模來看,2018年中國在線民宿市場交易規模預計116.7億元,同比增長74.4%,增速遠高于住宿行業整體水平。從投融資情況看,2012年至2018年間的民宿市場投融資事件呈逐年增多的態勢。
如今,趕上大范圍美麗鄉村建設的時代,鄉村存有大量的閑置房源,給民宿提供極大的供應量。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鄉村旅游規模達到25億人次,預計到2020年,鄉村民宿消費將達到363億元,年均增長16%,為同期國內消費年均8%增速的兩倍。
在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三重利好下,鄉伴文旅CEO吳沖認為,國內的民宿市場消費需求仍然旺盛,未來民宿行業勢必迎來市場整合期,只是競爭者增多后,民宿需要提升多維度的能力,尤其是設計、運營能力,“當然,無論是政府、地產商還是個人投資者,需要有人要把折舊背走,民宿運營才能有可持續的增長空間。聚合民宿集群以輕資產運營,將會成為鄉伴文旅在民宿這個細分領域的主要方向。”
民宿集群的三層保護罩:金融、導流、運營
民宿行業的洗牌浪潮襲來,行業正在沿著三大趨勢發展:第一高端化,消費升級后民宿已經不再是青旅和農家樂,高品質成為行業主流,低品質已成紅海。第二規模化,隨著民宿競爭愈演愈烈,單體民宿會因盈利空間逼仄而被優秀的民宿品牌并購。第三專業化,民宿行業的從業人員從愛好者轉向專業的基金和人才經營。
在這三個趨勢下,民宿主們會面臨融資成本高和運營難度大的挑戰。首先,資金源方面,大基金不會投單體民宿,小基金因回收周期有限也沒法投資。其次,運營方面,民宿無論體量的大小,即使只有十幾間房,民宿主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運營、采購、財務、營銷等。最后,單體民宿品牌缺少人才儲備機制,如果找專業團隊來做,成本收益上也不劃算。
相比之下,民宿集群讓優質的資源都匯聚在一起,帶來的效益更大,市場前景更加廣闊。根據酒店焦點資訊的《2018年民宿年度報告》顯示,30%的門店正在告別單店模式,趨向連鎖化經營。
民宿行業洗牌正在進一步加劇。資本涌入民宿行業后,民宿品牌單打獨斗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開發新項目時與資源方的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都較低,配套和運營方面也難以很好應對,這給民宿“集群化”發展營造了土壤。
業內人士稱,一個單體民宿往往只能接觸到旅游局和農辦的人,而集群項目都是政府的領導親自出來談。鄉伴文旅正是通過與政府合作,打造出了第一個鄉村振興模型產品——計家墩理想村。目前已聚集了原舍閱水、大樂之野、呆不住、不如閑、樹果、無象歸元、溪地清舍、原舍泊舟共8家品牌民宿。另外,理想村的其他業態也有住宿功能,比如爿木,陶廬, 田園夢想家等。據了解,現已開業運營的民宿品牌有6家,目前的客房量120間左右,周末滿房的狀態至少有300-400人。
浙旅集團(古村落基金)與鄉伴文旅成立合作發布會現場,鄉伴文旅董事長朱勝萱發布浙江理想村系列產品
2019年1月4日,浙旅集團旗下浙江省古村落保護利用基金,完成了對鄉伴文旅浙江公司的戰略投資,并宣布計劃在未來3年時間內,開發浙江省轄區內的10個村落。
鄉伴文旅CEO吳沖認為,單體民宿不僅要面對民宿自身的水電氣的基礎設施配套,還要處理交通、娛樂、生活等相關配套的問題,而民宿集群則不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全部由政府來協調統籌。民宿集群的好處有二,一是各個民宿品牌之間可以相互導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各家民宿的入住率和營收。二是在消費者認知過程中形成更強的聚集效應。
鄉伴文旅通過將民宿集群打造成為自然生活的體驗入口,讓人們看到多樣化的自然生活和更多的可能性。“住酒店與住民宿人的心態有差別,酒店的生活是不可復制到自己的生活中,而民宿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可以復制到人的生活里。”
理想村的最終模樣是一個平臺
作為文旅行業的創新產品,鄉伴文旅集團的創始人朱勝萱透露,理想村采用的是類似歐洲小鎮的“333”人口結構模型,即30%為鄉村原住民、30%為流動人口例如旅游度假的群體、30%為本地走出去、有建設家鄉意愿的鄉賢或返鄉創業的人。其中,30%的返鄉人士及鄉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家墩理想村業態地圖
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曾在央視《開講啦》欄里說道,未來3-5年,中國將有大批有志之士帶著他們在城市的工作經驗回鄉二次創業,包括每年畢業的600多萬農村出來的大學生。鄉村不僅是城市3億中產階級假期休閑的地方,也是2億退休老人低成本養老的地方。
吳沖表示,鄉伴文旅要做的不僅僅只是改造一個鄉村,鄉伴要做的是從平臺的層面打通鄉村建設的各個環節,整合政府、投資人、業主等多樣主體的多重資源,匹配及對接各方需求,以自身文旅旗艦產品及社區規劃為標桿,以業態植入、文化再生、旅居結合等多種手段,獲得政府支持、建立區域影響力,為想要參與鄉村建設的人提供落地平臺,其他有關外部環境的建設、維護及交涉等事宜,都由鄉伴代為完成。
未來,中國的鄉村不再是與城市二元對立的存在,而是城市和鄉村雙向流動的新型的城市化居所。鄉伴文旅始于朱勝萱對鄉村的情懷和熱愛,但沒有止于情懷,而是以民宿集群為切入點,打磨理想村產品,將其打造成一個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自然生長的高交互社區。
位于昆山計家墩是鄉伴文旅打造的模型較為完整的理想村,目前處于持續開發建設和運營交叉的狀態。資料顯示,計家墩新鄉村生活示范區規劃整體開發完成后最高人流量可達 3000 人/日,其中住宿 500人,全年游客量約為30萬人。
計家墩理想村里的“微民宿”,是鄉伴文旅打造的由同樣喜歡山間民宿產品的用戶進行認購的民宿產品。由鄉伴文旅完成選址、設計、建造,因地制宜打造獨具特色的民宿集群后開放給用戶,認購用戶可以自由選擇入住時間。
村里的植物蒸餾體驗活動
正如朱勝萱所說:“微民宿可以說是一種創新型民宿產品,實現了土地所有權、房屋使用權、民宿經營權三權分離,既降低了民宿的投資門檻,又提高了微民宿主人的參與感,還為民宿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在鄉村旅游之勢興起下,“微民宿”產品并不孤立存在,其與理想村的“333”人口結構模型環環相扣。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對于30%返鄉創業、或是向外鄉村生活的人來說,理想村作為返鄉創業平臺,將手藝、人脈等資源越來越多的匯集到鄉村,這樣鄉村的未來才會更有希望。而對于那些熱愛田園生活,亦或是無力負擔一線城市高額房價的人來說,微民宿業態讓田園鄉居成為了一種可能,你不必再操心選擇、設計、管理運營等一切瑣事,就可以在一個交通便捷、生態極佳的鄉村,輕松擁有一個家。你可以將它完全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去裝飾,當然還有專業的團隊和管家幫你運營和打理。微民宿,讓理想村中向往鄉居生活的人回鄉成為了一種可能。
二是,對于30%旅游度假等流動人口群體來說,微民宿相當于共享民宿,主人在滿足自住的同時也可以為游客提供住宿,通過共享的形式盤活資產。游客可以在每間有著獨特主人溫度的微民宿,體驗到另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當一間間有著獨立主人文化的微民宿形成一定規模后,“微民宿”也就成為了民宿集群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擁有了民宿集群的效應。
“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都處在蠻荒時期,頭部企業尚未形成,機會和潛力巨大。鄉伴文旅以民宿切入,并不搞大開發,只盤活現有的如“宅基地、集體用地”等其他原本無法變現的土地存量。”吳沖表示,“鄉伴文旅不是村子的壟斷者,我們會憑借多樣化的基因和市場化邏輯,為理想村建立一個內部生態自行運轉的市場化機制,村子的生態會自由競爭,自行迭代發展。未來,理想村在復制到不同的鄉村時,將會有更多的創新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