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文化產業乃至大文旅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26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時,肯定了我國文化產業的成績,但也表示我國文化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他直提文化產業的五個突出問題,包括高質量文化供給不足、產業發展不平衡、文化企業實力偏弱、創新驅動能力不足、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等。
這是繼“文旅十四問”后,雒樹剛對文化產業較為系統的分析和定調,而文化產業發展的壓力也由此顯現。
國家發改委、文旅部此前聯合印發的《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中提到,到2020年,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旅游經濟穩步增長,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度達到12%。
時間趨近,目標待成,如何為之?
雒樹剛在上述報告中提出了九個解決措施,涵蓋文化產業市場規范、激勵機制、人才建設、金融支持以及法律支持等,涉及“錢”的部分至少有3個。
在文旅業人士看來,文化產業接下來將更受重視,而市場規范以及更多“錢”的支持等,或將影響文化(文旅)企業的“打法”,對文化產業生態構建也將帶來積極作用。
在文旅融合力推的背景下,積極政策、資本的更多進入,大文旅產業的發展走向和節奏,或也將迎來變化。
五大突出問題觸及產業痛點
在上述報告中,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被定為還處于起步階段。
雒樹剛提到,文化產業的突出問題之一是高質量文化供給不足,即目前文化產業生產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不適應,低端供給過剩與中高端供給不足并存,文化產品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精品力作還比較少,還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抑制了文化消費。
他還提到,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平衡難度較大,有的企業甚至一味迎合市場、制造文化垃圾,亟需從法律法規和政策上為高質量文化供給主體提供堅定支持,不斷優化供給結構。
第二個突出問題是產業發展不平衡。與美國、韓國等文化產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及影響存在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西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等。
第三個問題是文化企業實力偏弱。雒樹剛提到,我國文化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但絕大多數是從業人員5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室、個體工商戶,“小”和“散”的局面還沒有徹底改觀。同時,文化企業大多是輕資產企業,高度依賴創新創意,普遍面臨盈利模式不穩定、生命周期短、可持續發展難度大等突出問題。
說到盈利模式及可持續發展,時下火熱的夜游經濟可作為一例。夜游項目經歷了從“亮化”到“美化”再到“文化”的階段,是文旅融合典型產物,前景也較廣闊。最近有文旅企業高管表示,夜游經濟實際上還存在較多問題,目前整個夜游體系的資本投資,目前還處于初步階段,不管是城市照明還是部分夜游產品,都還處于政府投資的階段。
他認為,目前夜游項目投資主要是政府引領,民營企業基本上沒有做快速啟動,原因是其中的很多閉環沒有打通,曾經是一窩蜂搶占資源,但未來怎么運營,怎么做消費者閉環,還有很多問題。
雒樹剛提到的第四個問題是創新驅動力不足,表現為在內容、技術、業態等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原創能力還不強,內涵深刻、富有創意、形式新穎、技術先進的知名文化品牌較少等。
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是第五個問題。雒樹剛表示,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技術含量較低、創意能力不強,能充分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適應國外受眾習慣的偏少,國際傳播力、影響力還不夠大,對外文化貿易在整體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偏低,核心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貿易逆差仍然存在。文化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還較弱,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不利于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這個問題如果折射到入境游,也有一些表現。2018年我國入境游增速相對較緩慢,和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供給不夠有關系。
另一層面來看,這個問題的存在,對國內游發展也有影響,消費者越加多樣性、個性化的需求,如果在國內得不到滿足,就可能走向國外。
燈彩集團CEO、燈彩文旅董事長陳小華對執惠表示,上述五個問題都提得到位,觸及到文化產業的痛點。但他也認為,其實國內的一些文化內容和產品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強,但國家的政策包括金融等支持力度還不夠,導致去國外“講中國故事”時走得慢了。
對上述問題,原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王興斌總結認為,上層專門聽取關于文化產業的報告,說明上層對文化產業發展正更加重視,目前來看,國內文化產品的數量和質量確實都需要提升。他表示,上述報告中一大亮點是雒樹剛提到的“我國文化產業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這個判斷表示相關部門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認識比較清醒、客觀,意味著接下來將更加重視,在政策等方面可能會有一些突破。
九大舉措背后的政策與資本利好
在上述報告中,針對上述問題,雒樹剛提出了下一步推動工作的主要打算,包括九大解決措施,大致可概括為:
一是加快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更好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豐富供給主體、優化供給方式、提高供給質量,不斷提升規?;s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加速轉型升級?!?/p>
二是把創作生產優秀文化產品作為中心環節。深入開展精品創作,完善扶持提升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出精品的激勵引導機制。
三是增強文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著力推動產業關聯度高、業務相近的國有文化企業聯合重組,組建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的文化產業投資平臺,推動跨所有制并購重組,對有潛力的戰略性新興文化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鞏固并發展國有文化企業的內容生產優勢和傳播主渠道優勢?!?/p>
四是構建規范有序的文化市場。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p>
五是打造文化產業人才高地。以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和扶持內容創作生產高端人才及相關技術人才。
六是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產業科技支撐水平,改造傳統文化產業,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提升新型文化業態的比重。
七是促進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加快推進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求和文化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積極探索文化資產管理、文化產業融資租賃、文化保險擔保等金融業務創新,運用好產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務文化產業發展水平。
八是完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結合財力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財政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組建或改組國有文化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支持骨干文化企業并購重組,支持小微文化企業創新發展。
九是完善文化產業發展的法治保障。2015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牽頭開展文化產業促進法起草工作,已經形成了各方基本認可、比較成熟的草案,爭取盡快按程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國內某知名主題公園企業高管認為,對上述措施中的“增強文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構建規范有序的文化市場、推動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他比較關注,因為市場競爭力是中國文化企業現在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放手讓文化企業在市場中鍛煉,同時健全法律法規包括版權保護等措施,讓企業競爭有法可依,此外,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是大勢,將在電影、動畫、主題公園和實景娛樂等方面有更多體現。
燈彩集團CEO、燈彩文旅董事長陳小華對上述措施涉及資本或金融支持的部分較為關注,包括“組建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的文化產業投資平臺,推動跨所有制并購重組,對有潛力的戰略性新興文化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促進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有效對接”,以及“完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等。
在他看來,這些政策的思路都比較好,但關鍵看落地的具體細則情況。他表示,文化的產出從前期創作研究到產品,再到產業化,需要時間去沉淀,如果能提供一定的金融或政府產業基金的支持,會讓文化企業有一個培育孵化的周期。以使得企業在人才引進、平臺搭建以及構建產業生態鏈時,不那么急促或短視,會有中長期發展的規劃和目標,更注重戰略思維,而不是生存性思維,從而構建出更好的產業生態,打造更好的文化產品。
(本文作者曾建中,執惠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