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當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將“O2O”作為標配添加在自己的企業介紹中,不提O2O似乎成了很沒面子的事情。
這樣的瘋狂也同時引來了資本的共舞,O2O開始頻繁出現在商業計劃書以及投資協議書中。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在O2O領域的頻繁出手更是讓O2O行業看起來無比誘人。
但在水漲船高的融資額和估值背后,真正脫穎而出的O2O項目卻并不多見,據了解,絕大部分O2O企業很難拿到C輪融資。蜂擁而上的O2O項目背后面臨著嚴重的同質化、線下資源不足以及資金鏈問題。
作為O2O類項目的知名創業者,雕爺曾公開表示:“O2O創業的窗口期可能已經結束了。”
為了弄清華東O2O項目的真實生存環境,筆者查閱了大量資料,從餐飲、社區、美業、旅游、教育、汽車、房產、婚慶以及母嬰9個行業著手,制作出一份沉重的“華東O2O項目敗局手冊”。
這份手冊上,橫躺著眾多一窩蜂后慘死路邊的案例,除了唏噓感慨外,我們更希望各位看官,特別是身處O2O項目中的創業者能夠吸取前者的教訓,心懷敬畏,踏實地走下去。
一、餐飲O2O
2014年國內的O2O市場中,餐飲行業市場份額占比高達43%,居首位。預計到2015年,我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對于餐飲O2O也是相當照顧。今年1月7日,餐飲外賣平臺“零號線”完成B輪融資,金額約3000萬美元,由騰訊領投,紅杉資本及戈壁資本跟投。
1月27日,網上訂購平臺“餓了么”完成3.5億美元E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信產業基金、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資本。然而,在看得見的光芒背后,隱藏著更多黯然退場者。
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平臺黑洞”:外賣平臺必須不斷地燒錢、補貼、砸流量、搶用戶。餓了么、美團等巨頭不斷掀起用戶搶奪戰。但用戶能夠持續選擇的入口是有限的,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項目難度系數較大。
2、有空間,但運作難度大:卡卡鮮、物本購等都是基于特色產品而形成的O2O模式,但也都面臨著物流和規模化的壓力,凈菜配送市場潛力巨大,但運營難度同樣不可小覷。
3、行業壁壘低:創業者所選領域是否是剛需決定了議價能力。因此,細分領域的用戶量和需求頻次就決定了項目質量。嗨咖啡的失敗就在于非剛需且頻次低。此外,阿姨送菜上門的項目,面向的人群比較垂直,流量有限,做大不易。
因此,對于創業者來說,如何切入藍海的細分市場,做出特色,迅速做大流量,形成差異化優勢成為餐飲O2O的關鍵。
二、社區O2O
從BAT大佬到創業者,從傳統相關行業到互聯網各方相關勢力,都在社區O2O搶灘。
作為物流行業的龍頭,順豐進軍社區O2O有節奏、有野心,從布局順豐優選到順豐嘿店,順豐首先就把握了社區O2O 的兩個命脈,生鮮配送和實體店。此外,以萬科為代表的房地產大佬也紛紛熱火朝天地玩起了社區活動和交友。
但社區O2O不像打車軟件,土豪砸錢改變支付習慣就好了,這是很臟很累的活,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個社區的資源整合和后期把控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去跑出來的。只有本地創業者和傳統行業玩家等多方力量一同協作,才有可能真正改變社區生活方式。
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線上線下嚴重脫節:以互聯網形式做社區O2O通常都無法掌握線下大量的物業服務資源,同時互聯網公司也不適合養太多人。物業公司本來就比較零散,數量眾多,而且每個樓盤的情況還不一樣,整合物業資源顯得不太現實。
另外,很多樓盤與物業并不是“終生”制的,物業若服務不好,業委會有權利要求更換物業,因此幾乎沒有物業有閑工夫為互聯網公司提供免費服務。
2、獨立存在難度大:從整體上看,社區O2O項目獨立獲取用戶成本太高,因此必需掛靠到和社區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公司里,比如電商和物流公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區O2O和團購一樣,只是電商的一個錦上添花的標配,本身獨立存在的難度非常大。
三、美業O2O:
現在拿出小米手機,在應用市場上搜索“美甲”二字,能夠蹦出100多個應用。
隨著雕爺的“河貍家”上門美甲的迅速崛起,以美甲為首的美業O2O市場被瘋狂熱炒。上門美發、美妝、上門按摩、spa等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但是傳統的美業是否連上網就能成功轉型O2O呢?
經過統計我們發現,全國的美業O2O大部分發起于2013年,而短短一年內,已有多個項目掛掉。華東區域雖然已關閉的項目不多,但同質化線下格外嚴重,預計未來1—2年內會出現“成批”的死亡現象。
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低頻次、非剛需:所有服務類的關鍵就在于流量。因此切入細分領域,迅速做起流量來,是創業者最需要打磨的功夫。
美發行業雖然有很高頻次和需求,但是上門美發這一O2O項目,是否真的是剛性需求,恐怕還需要創業者三思吧。且不說剪完頭發留在家里地板上的一地狼藉,就說你能否請來理發店里真正的“大牌”上門都是難題。
2、無法標準化:過去的團購網站也提供了美業服務,但是團購為什么對美業的推動力為何不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業屬于非標類服務。
非標類服務,極可能面臨“兩頭難伺候”,創業者要學會當好兩頭受氣的“小媳婦”。因此,美業O2O其實是個“看起來很美,實際上苦逼”的行業。
四、旅游O2O:
近5年來,旅行業電商可謂風起云涌,各類在全國小有名氣的網站和APP數不勝數,遠勝于傳統公司。
按照主營業務的操作方式,旅游O2O項目基本可以分為兩類:側重某些品類旅行產品生產、服務商類,例如酒店點評——到到,以前僅做比價的去哪兒,門票為主的同程和驢媽媽等,以及綜合提供商類,即不但提供自營服務,而且兼作供應商平臺,如攜程、途牛、去啊。
在巨頭的前后夾擊和資本的沖擊下,華東區域出現了一批“陣亡”名單,創立時間基本都集中在近三年間。其中甚至有一家堅持了十幾年的平臺,依舊沒能逃脫時代沖擊,被迫“關門”。
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巨頭布局加速: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已關閉的旅游O2O項目網站絕大多數出現了和巨頭業務的重疊。近年來,在線旅游巨頭的觸手開始從線上逐漸下移,目標就是掌控線下資源及服務環節。
與此同時,線下傳統旅游也開始向線上布局,在兩方巨頭的夾擊下,旅游O2O成為“有錢人”的戰場,普通人似乎已經失去了競爭的能力了。
2、滲透率低,提升緩慢:早在2012年,中國的網購滲透率就超過了美國,但在線旅游滲透率卻落后美國幾倍。
從木桶理論的角度來看,雖然我們在酒店、機票、休閑度假游各個板塊的互聯網滲透率都有差距,但最明顯的短板還在于休閑度假產品中的門票產品滲透率低、增長緩慢。想要改變現狀顯然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和消耗。
3、服務閉環難形成:旅游O2O要真正形成,需要線上線下都完成資源配置、利益分配及各環節的完全暢通。
從旅游產業鏈的角度看,整個環節可以分為上游供應商、中游代理交易平臺、下游網絡營銷平臺和用戶,其間每一個環節都可謂困難重重。
五、教育O2O
自2013開始,資本的反饋讓教育培訓行業迅速回溫。然而,伴隨行業發展良好勢頭的是巨頭企業風光黯淡、教育政策不斷向減負傾斜,而當下,資本開始越來越青睞在線教育,O2O為教育培訓行業破局的必由之路已經成為共識。
根據百度發布的調查報告,由于資本的持續進入,此前一直穩定增長的在線教育市場在2013—2015年間增速會快速上升,預計2015年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1237億元。
但無法達成共識的是,應當如何針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特點設計O2O。盡管人人都在談O2O,但很少有人說得清怎么做教育O2O,甚至還未理清O2O與教育結合的關鍵點便倉促“下海”,結果,又是一片哀嚎。
死亡名單:
死亡原因:
1、流量贏不過巨頭:與前面所提到的幾個行業一樣,在線教育平臺同樣是以流量為競爭核心的。從中間頁的產品特征來看,低成本獲取流量和高效率分發流量是中間頁的存在根基。
目前除部分垂直中間頁平臺外,BAT三家均已布局在線教育中間頁戰略。中小型創業者顯然能力有限,難以打通根源。
2、標準化瓶頸難突破:“標準化”既是誕生成熟中間頁平臺的條件,也是在線教育最難突破的瓶頸之一。
因此,有專家指出,教育中間頁的出路先應該從如會計、建筑、法律等標準化的職業教育考證市場開始,而其他領域可采用資訊分類和社區問答形式組合完成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