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遠方有多遠
請你告訴我
到天涯到海角
算不算遠
問一問你的心
只要它答應
沒有地方是到不了的
那么遠!
——三毛《遠方》
女作家、旅行家三毛是1943年生人,2021年距離三毛那個時代已近80年,而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Z世代已經踏上旅途,走向遠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驟然切斷了旅游業發展進程,在這個歷史的斷層中,我們都意識到,對于旅游業來說,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
2021年,“遠方有多遠?”成為產業之問和世紀之問,變得模糊且沉重。
2021年,我們依然要關注遠方,關注那些將要、可能、或許發生的事。
遠方有多遠?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的表述是:“到2022年,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消費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到2025年,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消費規模大幅提升,對境外游客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
這是官方對于旅游業前景的最新和最明確的判斷,國內旅游市場到2022年全面恢復;而入境旅游市場全面振興則要到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后!
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預估下,對于2021年的中國旅游業宏觀的趨勢預測就有可能表象化,尤其在旅游業重構甚至重生背景下,技術層次的預判或者更實在些,也許參照《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的指引,可以設想2021年將要或者可能發生的事。
第一件將要發生的事,國有景區預約制全面實行。
“制定出臺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指南和相關要求,明確在線預約預訂、分時段預約游覽、流量監測監控、科學引導分流、非接觸式服務、智能導游導覽等建設規范,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國有旅游景區應于2021年底前全部提供在線預約預訂服務。”
有史以來只有這項旅游行業政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不斷加碼,快速推進,這就是景區門票預約制。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在其帶動下,2021年中國旅游預約時代快速降臨。
2020年9月,泰山景區和美團簽署合作協議,其中核心是“以門票預約為合作基礎”,泰山景區把門票預約也就是流量入口交給美團。
2021年以門票預約為核心的景區信息化市場快速擴張,景區信息化迎來建設高峰。景區預約渠道收益管理和應用大數據以及其他技術手段監測狹小區域人群聚集可能會成為技術應用熱度。有型的景區門閘和無形的預約渠道爭奪戰進一步激化。將拉動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同步實現在線預約服務。以景區、文化設施等門票為主,線上形成龐大的目的地產品基礎,為線上目的地產品組織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景區產品渠道進一步分化組合,不排除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
第二件將要發生的事,線上旅游中老年客群形成。
“在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保留線下服務的基礎上,支持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專門應用程序和界面,優化使用體驗。”
“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7.0%。
截至2020年6月,20-29歲、30-39歲網民占比分別為19.9%、20.4%,高于其他年齡群體;40-49歲網民群體占比為18.7%;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由2020年3月的16.9%提升至22.8%,互聯網進一步向中高齡人群滲透。”——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020年3月到6月,全國中老年網民增加了6100萬人,人數累計升至2.14億。短短三個月時間,實現了最初十幾年都沒能達成的年齡層跨越。
“疫情、健康碼、居家網購,令過去并不熱衷于線上人生的中老年人,被迫加入互聯網大軍,而自詡成為新基礎設施的互聯網,對此卻毫無準備。”——吳曉波頻道《3個月激增6100萬中老年網民,互聯網也懵了》。
一方面我們要為老年人提供線下便利,消除數字鴻溝;另一方面,更要看到,盡管是“形勢所迫”,年過半百的人也可以自己上網預訂旅游產品了,而不是兒女代勞。僅僅三個月時間,這部分人群就增加了6100萬!
2021年,以門票預約為基礎人群,線上旅游的中老年客戶群體快速膨脹。傳統旅行社線下門市中老年客戶可能被分流。OTA和具備線上旅游優勢的旅行社應推出針對中老年群體的產品門類,尤其是門票和其他產品的組合,其中包含“門票代預約”服務。
第三件將要發生的事,刺激消費是旅游主旋律。
“……以“互聯網+”為手段,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推動旅游生產方式、服務方式、管理模式創新,豐富旅游產品業態,拓展旅游消費空間,培育適應大眾旅游消費新特征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9月,山東省推出政策:濟南市民可100元/人辦理泰山游覽年卡;省內8市市民享受濟南公園年票同城待遇。
2020年12月,廣州市為來穗外地游客免費派發3.5萬張24 小時卡“廣州城市旅游卡”。“廣州城市旅游卡”整合優化了公共交通、景區、酒店、旅行社、餐飲、購物場所等多種資源方便游客自由行。“廣州城市旅游卡(24小時卡)”自首次啟用24小時內可不限次數乘坐廣州市內地鐵,及乘坐廣州公交10次,持卡用戶可享受旅游折扣優惠。
2021年,各地各級文化旅游機構振興旅游市場的主旋律是刺激消費。在以景區門票優惠、降價甚至免費為主第一波政策施行以后,第二波措施策略大多會以旅游產品組織優惠尤其是跨界產品組織優惠為主,比如目的地旅游卡。目的地旅游卡等目的地產品組織的開發設計會成為熱點。區域目的地產品宣傳運營尤其是帶有政府刺激消費背景的會形成市場空間。由此,2019年可能會成為中國旅游景區門票價格天花板年份,門票價格由此進入下行通道,甚至成為打破目的地收入以門票為主時代起點。
第四件可能要發生的事,旅行社業態出現碎片化。
“到2025年,“互聯網+旅游”融合更加深化,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依托網絡平臺的定制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更加普及。”
盡管十部委文件沒有對出境旅游市場恢復時間做出預判,不過參照世界旅游組織對于全球旅游業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尚需兩年半到四年的預估,還是令人感到陣陣寒意。
傳統旅行社是旅游業中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旅游企業,在災難重壓之下,幾乎無一幸免。在國內、出境和入境業務無法開展的情況下,旅行社已經開始通過停薪留職、辭退等方式分流員工,大批業者脫離旅行社企業甚至脫離旅游行業,試圖通過“留職”而不是“辭職”的方式,為疫情過后回歸企業留下后門和希望。只是還要仔細考慮,等到兩年甚至四年以后,這些業者還能回來嗎?回到原來的旅行社企業嗎?回到原來的旅行社業態嗎?
2021年以及以后時期,旅行社業態可能產生“碎片化”。疫情以后旅行社規模縮小,且大量業者不可能短期回流;線上旅游的發展為小微旅行社尤其是個體經營者的旅游產品提供展示營銷平臺,這在疫情發生之前已小有規模;大量游離于旅行社之外的個體業者未來可能成為目的地旅游產品的組織者、服務者和提供者,比如為游客提供目的地車輛司機加導游服務、目的地旅拍加景區講解服務以及為游客提供愛彼迎網上“學做北京炸醬面”目的地體驗產品等等。這些個體業者可以稱之為旅游產品經理人,是旅行社計調、領隊、導游以及旅游定制師等職業的混合體。缺少運營資質是這個群體面臨的最大問題,未來旅行社以及線上旅游企業可以探討實現模式。
另外,可能會產生“會員制”旅行社,通過會員制的方式,為特定人群提供旅游服務;可能會演變為區域研學機構,主要為本區域學校學生提供研學旅行服務;可能成為景區或者區域目的地的產品代理或者營銷代理,比如成為區域目的地“旅游卡”的運營商以及景區的營銷代理商;可能成為團隊活動服務商,比如為機構年會、團建、培訓等團隊活動提供服務。
以上這些可能,在信息技術推動之下,未來到2025年會形成“依托網絡平臺的定制化旅游產品和服務更加普及”的生態。
第五件將要發生的事,目的地體驗產品成為主流。
“引導旅游景區開發數字化體驗產品并普及景區電子地圖、線路推薦、語音導覽等智慧化服務。建設一批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樹立智慧旅游景區樣板。推進鄉村旅游資源和產品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全國智慧旅游示范村鎮。支持旅游景區運用數字技術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內涵,積極打造數字博物館、數字展覽館等,提升旅游體驗。”
技術可以成為旅游吸引物,也可以成為目的地體驗產品。
一家名叫“風炎科技”的公司開發了一款手機應用叫Clew,游客在目的地打開應用:“一邊閱讀故事,一邊通過手機地圖的位置,跟著故事情節的指引,沿著線路探索故事發生的線下場景。一場完整的用戶體驗就像是帶著手機進入了一幕穿越劇,發生的故事與所處的空間融合在一起。未來,背景音樂、環境燈光、專業演員的介入都將使這一體驗變得更加豐富而真實。”最重要的是:游覽線路的背景故事是可以后臺“編輯”的,也就是故事可以修改和更新,甚至,在目的地設計一個場景,讓“關公戰秦瓊”成為現實可能。
無獨有偶,差不多相似的思路,熟悉的味道,一個場面宏大的線上線下互動體驗文旅項目——奇妙夜德天,也在中越邊境的德天瀑布景區悄然出現,作為標本可以深入觀察。
這些技術應用集中一個焦點就是體驗,打造目的地體驗產品。傳統的聲光電,可以讓游客目眩神迷,而現代科技要讓游客“沉浸其中”。如果把眼光擴展到更大范圍:
長沙超級文和友把餐館搞成景區;
廣州正佳把商場搞成景區;
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把酒店搞成景區……
這些跨界融合旅游要素的現象可以稱為目的地化。
2021年,目的地體驗產品會成為產品主流,而目的地化和技術應用會成為開發體驗產品的主要路徑。
第六件將要發生的事,周邊游依然是旅游市場重要構成。
“開展數字文旅商結合促進行動,促進旅游業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文化場所是面向本地居民的場所,旅游產品是面向外地游客的產品,商業設施是面向本地居民的設施,把這三者擱在一起,那么面向的是“周邊游”。
2021年周邊游依然是旅游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周邊游的產品組織、運營方式、營銷模式等和長線旅游有很大不同。
2021年,周邊游市場會出現不同模式的競爭態勢。
美團依靠本地生活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將和攜程等平臺在景區門票為核心的周邊游組合產品上短兵相接,競爭加劇。
聯聯周邊游、旅劃算、云客贊等周邊游平臺悄然擴張,而且開設分公司建立城市分站的發展模式、社交電商分享擴散的商業模式都具有周邊游業態特色,也即周邊游是本地人的周邊游,產品形式上也是文旅商一起來。2021年,目的地應當關注這股勢力發展。
周邊游市場是目的地旅游集團的重要切入點,目的地地利優勢是否發揮出來,還要看模式和團隊。
周邊游業務對于旅行社來說是“雞肋”,原因是附加值低的簡單要素組合產品比如酒店加景區。2021年,周邊游和目的地一日游產品中的目的地特色體驗產品可能會成為旅行社產品的努力方向。
第七件可能要發生的事,很少有人再提起“丁真”。
“加大線上旅游營銷力度。統籌線上線下,強化品牌引領,實施國家旅游宣傳推廣精品建設工程。通過互聯網有效整合線下資源,總結推廣全域旅游發展經驗模式,推動建設一批世界級旅游城市。開展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以及絲綢之路等重要主題旅游線上推廣行動,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線路。”
2020年11月,康巴漢子丁真“意外”走紅網絡,帶火了目的地理塘。像這幾年其他旅游網紅一樣,目的地機構甚至當事者都是一個反應:沒想到或者意外。而在同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機構邀請影視明星姚晨“有意”傾力打造的旅游宣傳片《有福相見》隆重推出,在朋友圈蕩起一陣漣漪后,歸于平靜。兩相比較,一個“無意”,一個“有意”。
2020年,目的地營銷中火爆的經常是無心插柳,而不是有心栽花,根子還是目的地營銷體系問題。
2021年,要“加大線上旅游營銷力度”,一個直觀指標是線上營銷資金投放比重,目前可能沒有一個省市目的地突破30%,更多資金還是線下!在2021年財政資金緊張的前提下,線上營銷資金比重可能略有增長。
2021年,“實施國家旅游宣傳推廣精品建設工程”前提是目的地營銷體系的建設,要解決區域目的地營銷的機構、機制、團隊、內容和渠道,任重道遠。
2021年,要“通過互聯網有效整合線下資源”,而不是“延續線下思維整合互聯網”,比如可以花費十幾萬幾十萬和OTA搞線下宣傳活動儀式,卻想不出和OTA合作的營銷模式。2021年,思維方式會艱難調整。
2021年,要“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線路”希望有所開局,但難度極大。中國入境旅游發展被攔腰切斷,入境旅游宣傳營銷進程、機制、渠道等遭受到很大損害。2021年,入境旅游營銷機制和架構重建是基礎。
第八件可能要發生的事,互聯網服務平臺名單會加長。
“鼓勵旅游景區、旅游飯店、博物館等與互聯網服務平臺合作建設網上旗艦店,實現門票在線預訂、旅游信息展示、會員管理、優惠券團購、文化和旅游創意產品銷售等方面功能。”
2020年,除了老牌的飛豬、攜程之外,這樣的“互聯網服務平臺”又加上了抖音、小紅書等。
2021年,互聯網服務平臺的名單可能會加長,可關注微信小商店、周邊游平臺等。
2021年,文化旅游企業應探索旗艦店之間的產品組織和流量共享關系,比如景區和博物館之間,景區和飯店之間。旅游飯店可以考慮和景區門票預約以及作為流量入口的博物館之間的合作。
第九件可能要發生的事,旅游商品線上模式值得期待。
“鼓勵電商平臺拓展“旅游+地理標志產品+互聯網+現代物流”功能,擴大線上銷售規模。鼓勵采用網絡直播、網站專題專欄、小程序等線上營銷方式,推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和鄉村休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
旅游目的地的好客山東,網上也叫“蔥省”,這是旅游+地理標志產品。旅游產品要突出目的地特色,地理標志產品要突出產地特色,多數時候這兩者是重疊的。而旅游購物中旅游商品相當一部分就是地理標志產品。
席卷全國的直播帶貨活動,尤其是政府機構發動的直播帶貨活動,其帶貨對象大多就是地理標志產品,說起地理標志產品,就要描述目的地,也就是旅游宣傳的過程。現在各地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農產品直播中心”、“電商中心”等機構牌子和團隊,2021年,這些“中心”也可能成為旅游營銷渠道。
不過,旅游商品領域一直沒有出現對路的線上運營模式,而圍繞地理標志產品以及目的地的直播帶貨活動,實際上拉開了“旅游+地理標志產品(旅游商品)”的線上試驗場。
2021年,鄉村旅游的最大盈利空間還是旅游商品(地理標志產品),而旅游扶貧效果最直接的呈現也是旅游商品(地理標志產品)。旅游商品包括地理標志產品的線上運營模式值得期待,不過簡單的“+”肯定不成。
第十件可能要發生的事,出現第三方旅游營銷評價機構。
“支持各地區建立旅游營銷科學評價機制,提升旅游營銷成效。”
隨著新冠疫情過去,各級文化旅游管理部門振興旅游市場,刺激旅游消費的壓力越來越大,對目的地宣傳營銷尤其是宣傳營銷效果越來越關注。同時,各級財政機構對財政資金尤其是看不見實物的旅游營銷財政資金的績效考核也越來越嚴格。
處于激發旅游動機階段或者“種草”階段的抖音短視頻,如何證明游客是被視頻吸引來的,證明游客在目的地花了不少錢,而不是拍個照打個卡就走了。
處于旅游產品預訂階段的攜程,如何證明游客是被平臺產品吸引到目的地的,而不是游客本來就打算來,只是在攜程上預訂了門票。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兩者對目的地機構都一樣表述:因為營銷工作,某市旅游接待人數增長多少。
2021年,一個可能是出現第三方旅游營銷評價機構。
第十一件可能要發生的事,目的地旅游集團數字化運營顯露隱患。
“堅持市場主導。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頂層設計,創新政策供給,完善配套制度,優化“互聯網+旅游”營商環境。”
“中國旅游集團、華僑城集團、首都旅游集團、美團、凱撒集團、河北旅游集團、山西文旅集團、大連海昌集團、錦江集團、攜程集團、復星旅文集團、春秋集團、景域驢媽媽集團、南京旅游集團、同程旅游集團、浙旅投集團、杭州商旅集團、開元旅業集團、黃山旅游集團、祥源集團、福建旅游集團、山東國欣文旅、江西旅游集團、建業集團、鄂旅投集團、嶺南集團、珠海九州控股、陜西旅游集團。”——中國旅游研究院《2020中國旅游集團20強名單》。
20個雞蛋8個是“雙黃”,也就是旅游集團20強共有28家集團企業,其中省市目的地旅游集團起碼有14家,達到總數一半。
2021年,目的地國有旅游集團應該成為刺激消費的主力軍,而在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剛性約束下,國有旅游集團可能會面臨“旅游業務”收入壓力。目的地旅游資源的快速聚集并不意味著旅游業務收入的提高,許多場景下甚至相反。
2021年,廚房有了,原料有了,調料有了,甚至金字招牌(比如20強)都有了,下一步烹飪出美食,賣出去賺錢。旅游集團整合的國有景區以及這幾年大批開張的度假區、文旅小鎮、主題公園還有其他旅游大項目的市場運營將面臨考驗,尤其在線上旅游和數字化運營方面遭遇障礙,重點是到哪里尋找專業的運營團隊人員,也就是到哪里找專業廚師。
2021年,大干快上集聚資源時代缺乏專業運營團隊可能只是隱患,“互聯網+旅游”則是專業精細運營時代,隱患可能成為障礙。
2021年,旅行社業者依舊處于極大困境之中,人才流失尤其是流失到旅游行業之外依舊持續。一個可以考慮的現實策略是目的地旅游集團應關注并吸納優秀的旅行社業者,他們在旅游產品組織、產品宣傳營銷甚至數字化運營方面有很強的業務和技術優勢。
第十二件可能要發生的事,5G旅游應用有所突破。
“加快提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等各類旅游重點區域5G網絡覆蓋水平。”
如果排一下旅游行業信息技術應用“樓梯響”第一位的可能就是5G,至今在旅游行業中沒有拿出手的“硬核”剛需應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所謂“硬核”,就是少了5G這活就干不成或者拓展全新領域,像交通領域的自動駕駛。
比如,有人認為景區高清視頻直播是5G應用,甚至直接稱為“云旅游”,但如果真的“云旅游”了,不來景區,景區肯定不干!那么高清直播就是宣傳營銷方式,如果這樣,和高清宣傳片甚至高清圖片相比它的優勢就不大。
提升5G網絡覆蓋水平是一個過程,2021年只是開始。
2021年,5G在旅游行業中的應用或許在線上線下融合體驗產品打造方面有所突破。
第十三件可能要發生的事,“一機游”出現政商新模式。
“厘清政府公共服務與市場旅游信息服務邊界,鼓勵各地區采取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模式,提升平臺服務效能,實現可持續運營與發展。”
這幾年“一機游”成為目的地信息化建設的代名詞,有點取代“智慧旅游平臺”架勢。“一機游”是新瓶裝舊酒,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紀的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統,其后發展為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智慧旅游”火爆那會成為智慧旅游平臺,為了強調移動互聯網特點又形象稱為“一機游”,不過稱為目的地數字系統或者旅游公共服務平臺更為貼切。
2021年,在“鼓勵各地區采取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旅游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模式”的文件要求下,可能會有更多的目的地旅游集團參與或者運營旅游公共服務平臺,以此“厘清政府公共服務與市場旅游信息服務邊界”,當然也有可能在目的地政府機構、目的地旅游集團、OTA以及旅游企業之間更加糾纏不清。一個可以參照的技術環節是:在國有景區預約制剛性要求下,通過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的預約系統可以跳轉到區域內景區、文化設施等官方手機網站、應用、小程序等,實現門票預約或者預訂,這是典型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如果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的預約系統直連唯一的OTA平臺預訂系統或者直接運營市場化的預訂系統,這是利用公共平臺越界插手市場運營;如果通過旅游公共平臺的預約系統完成預約功能,同時采取普遍原則鏈接各線上旅游平臺以及其他預訂渠道,算是“厘清政府公共服務與市場旅游信息服務邊界。”
2021年,旅游公共服務和市場運營不要一個鍋里掄馬勺,應該出現合法合規的新模式。
第十四件可能要發生的事,還有第二個青城山。
“推動停車場、旅游集散與咨詢中心、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專用道路及景區內部引導標識系統等數字化與智能化改造升級。推進物聯網感知設施建設,加強對旅游資源、設施設備和相關人力資源的實時監測與管理,推動無人化、非接觸式基礎設施普及與應用。”
“各地區要進一步拓寬旅游公共服務信息采集渠道,有效整合文化和旅游、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的相關數據信息,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平臺上及時發布旅游景區實時游客量、道路出行、氣象預警等信息,引導旅游資源優化配置。依法依規推動政府與企業間相關數據資源共享。”
2020年10月,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官方微博稱,游客使用高德地圖導航至青城山景區定位錯誤,將前往青城前山游客導航至已封閉多年的區域,造成嚴重交通擁堵,給游客和景區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擾。高德地圖趕緊回復說,以前因為溝通不暢,現已優化修復。
青城山高德導航事件反映了旅游公共服務信息存在的深層問題。移動互聯網的到來,使中國旅游業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建設很快跨越國外旅游咨詢中心和旅游公共服務電話時代,快速進入網絡信息服務時代。但伴隨而來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出現機構、人員、機制、信息采集渠道、傳播手段等脫節問題,無法覆蓋旅游者離開居住地到達目的地游覽全過程的信息需求,期間旅游者無法確定一個權威的統一的咨詢對象,原來設想的全國旅游咨詢電話12301成為單一投訴電話,各地市政電話12345無法承擔旅游咨詢功能。
高德地圖只是承擔交通信息服務功能,要及時完成全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任務也很困難。而“進一步拓寬旅游公共服務信息采集渠道,有效整合文化和旅游、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的相關數據信息”更是是任重道遠。
2021年,及時收集發布旅游景區實時游客量相關技術和方案相應成熟并普遍應用。
第十五件可能要發生的事,旅游大數據應用盯著健康碼。
“進一步規范各地區旅游大數據中心建設,建立省域統一的數據標準并逐步推廣至全國,實現涉旅數據整合和共享,發揮數據綜合服務和應用效能。”
說起旅游大數據的應用,尤其在區域目的地的應用,腰桿子硬一點的是移動通訊大數據在監測旅游者人數以及客源地數據的應用,其他大數據應用大多處于探索、試驗階段。
而新冠疫情的出現,把人口流動監測的大數據應用快速推進,目標精準到個體,幾個月內完成了旅游業幾年都完成不了的目標。對于人口流動監測,疫情和旅游的數據需求是硬幣兩面,旅游還只是需要群體數據。
2021年,沒有人斷定,基于大數據應用的健康碼能夠實現全國各省統一標準。那么,旅游大數據的統一標準工作恐怕只是啟動。
2021年,在旅游行業應用健康碼大數據成果希望有所突破。
第十六件可能要發生的事,線上旅游平臺且行且珍惜。
“堅持安全有序。強化底線思維,樹立安全意識,依法依規加強對互聯網旅游服務平臺的監管,筑牢互聯網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的安全防線。堅持包容審慎監管,依托互聯網技術全面提升旅游監管和服務水平,促進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2020年頒布施行的《在線旅游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費記錄、旅游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權益。
2021年,互聯網旅游服務平臺將迎來有史以來監管加強時期,前所未有。
2021年,互聯網旅游平臺在濫用大數據以及壟斷方面可能撞到監管槍口上,更大的可能是引發輿論爭議,而對于旅游市場恢復期的線上旅游平臺來說,傷害也足夠大。
2021年,平臺越大,責任越大,且行且珍惜。
第十七件可能要發生的事,通過技術手段遏制不合理低價游。
“鼓勵各地區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旅游市場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實時監測區域旅游消費趨勢,建立數據導向的政策調整機制。”
關于不合理低價游最新的案例是:2020年11月,某短視頻平臺的網紅在直播間售賣299元的“云南6天5晚雙人豪華游”,產品涉嫌不合理低價游。
當這些涉嫌不合理低價游產品在抖音、今日頭條、微信朋友圈、百度搜索等出現的時候,坐等游客投訴為時已晚,而省市文化旅游執法監督機構的跨區行使職責也有很大難度。
線上違規違法,應該動用信息技術手段監督執法。
2021年,基于大數據的旅游市場監測監管值得期待,這應該是具備最迫切需求的旅游大數據應用。
第十八件可能要發生的事,旅游統計數據還會有爭議。
“創新旅游統計應用,提高旅游統計的時效性、科學性和精準性。”
這幾年,旅游統計所遭受的“待遇”,在旅游行業中恐怕絕無僅有,隔三差五統計數據就受到質疑和拷問,尤其在黃金周以及各省年度數據公布之后。這些質疑在吸引眼球引起微信朋友圈騷動之后,不長時間就消停,下一次周而復始。而在通常情況下,相關省市文化和旅游管理機構以及中國旅游研究院往往沉默以對,僅僅是在微信公眾號上再發幾篇旅游統計知識普及帖子。
一方面,許多質疑者并沒有深入了解國家尤其是省市級層面的統計詳細操作規范和流程,甚至沒有仔細看過《旅游統計調查制度》,質疑就有點盲目。沒吃過豬肉,甚至也沒見過豬跑,拿著羊說事總是不好。另一方面,國內旅游統計工作體系上頭牽著研究機構,下頭伸到各省文化和旅游管理機構,很容易跑到兩股道上,各管各的事,各說各的話。
2021年,旅游統計數據尤其是旅游市場恢復數據以及受疫情影響損失數據可能依舊會受到質疑。
2021年,大數據應用是旅游統計的發展方向,更需要腳踏實地,不能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
2021年,正好在疫情后旅游市場恢復時期,可能成為旅游統計改革最為合適的時間窗口,心理代價和內部障礙相對較小。
第十九件可能要發生的事,信息技術在旅游行業的應用重點區域可能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
“堅持技術賦能。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區塊鏈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應用普及,深入推進旅游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旅游業發展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
旅游業是基于信息交互傳播的產業,旅游產品的目的地消費特性,決定旅游者的旅游活動全過程依賴信息交互,尤其與是游客與目的地旅游環境之間的信息交互。
中國旅游信息化發展進程并不是嚴格按照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層層遞進的,相當多的基層旅游企業機構和產業鏈環節連基本信息化的過程還沒有完成,線上旅游的滲透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在這樣的階段,喊號子開展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有點好高騖遠。
2021年,越接近現階段旅游信息交互本質的技術,應該越有應用前景。
2021年,信息技術在旅游業應用重在信息,重在內容,而不是技術本身。
第二十件將要發生的事,旅游職業教育專業改革升級。
“引導旅游企業、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支撐下的應用研發,通過舉辦各級各類創新創意大賽等方式,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率,推廣一批優秀應用案例和行業解決方案。”
“推進“互聯網+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相關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創新培養培訓模式,完善激勵機制。”
“據說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特別喜歡評論藝術,而且很喜歡對藝術家的創作進行微觀指點。有部下曾經委婉的規勸其少發表點藝術領域的專業觀點,以免“出丑”。赫魯曉夫回答:“我當普通老百姓的時候,你們說我不懂藝術;我當州長的時候,你們還說我不懂藝術;我現在都當了蘇聯聯席部長會議主席了,難道還不懂藝術嗎?”——摘自網絡。
旅游好像沒有業務“門檻”,旅游業分支業務之間也好像一馬平川,更可以拿著手機在“旅游”和“互聯網”之間來回溜達。圍繞旅游業,赫魯曉夫式的“明白人”也不少。
2021年,希望旅游業少一些赫魯曉夫情結。
2021年,旅游業什么最重要?是人才!“互聯網+旅游”需要龐大的新的產業大軍!
而國內旅游高等教育不是象牙塔,卻像桃花源,很有“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味道。
2020年,在旅游高等職業院校專業目錄調整征求意見稿里,酒店管理專業調整為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專業,餐飲管理專業調整為餐飲智能管理專業,新加入智慧旅游技術應用專業。“互聯網+旅游”撲面而來,算是敞開大門。
之前,“互聯網+旅游”在國內旅游職業教育中開過兩扇窗戶。一個是“旅游電子商務方向”,在課程設置上,要么是講電子(技術);要么是講電子商務(實體電商),包括倉儲物流、網店維護課程;或者加一部分旅游基礎課程,而開設旅游電子商務融合類以及旅游信息的課程極少,比如旅游信息傳播、旅游信息編輯、旅游產品組織等等,課程總體印象就是旅游電子商務=開網店。另一個是“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則是將電子技術職業教育相關專業換個牌子,基本和旅游沒有關系。
2021年,旅游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尤其“互聯網+旅游”人才的培養應當側重應用端和內容端,應當側重旅游信息本身。“互聯網+旅游”在職業教育的體現不是“互聯網課程+旅游課程”,那是簡單粗暴,直線思維。
2021年,旅游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和培養模式改革進程會加快,旅游產業對于新職業、新技術、新人才的需求壓力會加大,“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職業教育的變革。
2021年,山東旅游職業學院將聯合旅游企業機構精英賢達傾力打造“互聯網+旅游”時代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的高水平專業群,為旅游業鳳凰涅槃鍛造產業人才!
2021年,旅游要有人才,更要有信心!
2021年,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韋陀一杵”(cn12301),作者:閆向軍,原標題:《2021年,遠方有多遠——年終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