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chuàng)建賬號
登錄在北京,越來越多的人不坐出租車,用Uber出行,不住酒店,通過Airbnb住在當地人家里,不去餐館而是選擇私廚。更有萬眾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和資本的青睞讓共享經濟的模式突破吃住行的領域,遍地開花。就在寫稿子的時候,朋友圈里被Uber刷屏,互聯(lián)網上的網友以“Uber進軍××行業(yè)”的結構煞有介事地創(chuàng)造了涉及各行各業(yè)的段子,仔細推敲,其中居然不乏可行的項目。
思想家比段子手的想象力更馳騁到天際。華盛頓特區(qū)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杰里米?里夫金認為,協(xié)同共享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在21世紀的下半葉甚至會取代資本主義,成為人類社會主導的經濟形態(tài)。那個時候,生產率極高,物聯(lián)網發(fā)達,導致邊際成本趨近于零。數十億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在互聯(lián)網上共享能源、信息和實物,所有權被使用權代替,“交換價值”被“共享價值”代替,人類進入新紀元。
2012年10月,5名互不相識的年輕人在巴黎通過 BlaBlaCar網站合訂一輛車后共同出行
這個結論像驚悚的預言,但是從理論上它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共享經濟”在金融和經濟危機中被接受和廣泛傳播,最初和最接地氣的功能是給身陷困頓的人們提供了賺錢和省錢的方法。它繼而飛得更高,被賦予道德上的意義,這種利用互聯(lián)網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減少資源浪費的模式是對過度消費的反思,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濟。它還有價值觀的含義,從互聯(lián)網里帶來了合作、個性化、務實。它的擁護者和使用者大多數是跟互聯(lián)網同齡的一代新人,這些人正在和即將成為社會的中堅。
在修煉成“資本主義終結者”之前,細節(jié)是魔鬼,客觀地講“共享經濟”也有黑暗面。它對傳統(tǒng)產業(yè)的破壞力、它在事故中承擔的責任、它收益多寡、它的盈利模式,這些質疑的討論跟Airbnb、Uber天價的估值和前景同樣頻繁地見諸報端。這些是運營層面的問題,但是決定了它到底能走多遠。而現(xiàn)在,創(chuàng)業(yè)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還沒有更好的主意。
“共享經濟”已經來了,可我們還很陌生。
我們?yōu)槭裁础肮蚕怼保?/span>
Airbnb可以幫助旅行者住進當地人的家里,近距離融入當地生活5月份,我去了一趟哥本哈根。我沒有童話情結,所以小美人魚和安徒生都是過眼云煙,不遠萬里牽動我內心的是一個非常庸俗的行為,買“北歐風格”的家居用品。為了買得認真,我制定了購物計劃,先去參觀丹麥設計博物館,那里收藏了丹麥設計大師享譽全球的作品,看完丹麥設計的歷史脈絡之后,再去號稱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最齊全的設計品百貨商店,買我喜歡的東西。
一心撲在購物上,沒心思考慮其他,我就近訂了哥本哈根步行街附近的一家酒店,可同行的朋友通過Airbnb訂了地鐵站邊的一戶人家,價格比酒店便宜很多。我退了酒店住到了當地人的家里,本來只是為了省錢,卻讓這次單純的購物之旅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
房東是一對年輕的夫婦,有一個兩歲多和一個兩個月大的孩子。他們并沒有家人或者保姆幫忙,而是兩個人輪流照顧。這同中國的情況太不一樣了,我們的話題從這里開始,涉及兩國的文化、福利系統(tǒng)、各自的家庭情況。我們對對方很陌生,我們又對對方很好奇。
我不再是住在標準化的酒店里,吃標準化的早餐,充其量走出游客區(qū),到當地人才去的餐館里浮光掠影地了解風土人情。這一次,我真的深入到了一個社區(qū),住進了一個當地人的家里。我知道了哥本哈根家常早餐就是從冰箱里把酸奶、奶酪拿到桌子上,配上麥片和買來的面包,唯一需要加工的環(huán)節(jié)是沖一壺咖啡。男主人跟社區(qū)里很多鄰居一樣有跑步的習慣,身材練得很好。女主人雖然剛剛生產不久,可即便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小朋友,也會鋪個瑜伽墊在地上,跟著視頻塑身。他們家里沒有電視,女主人有時候會用收音機放音樂,天黑下來就在窗臺上燃起蠟燭,夫妻倆在燭光里喝酒聊天。
我的“北歐設計之旅”也豐富起來,不僅僅是博物館那種冷冰冰的展示,還親身體驗一個當地家庭的心血和審美,房間格局、顏色搭配、家具、家居的布置。女主人拿出像辭典一樣厚的丹麥設計圖冊,給我們介紹她喜歡的設計師,某樣作品出名的典故,和她家裝修的思路。買回來的東西,我都一一跟他們交流,作為這些牌子的資深用戶,男女房東會給我點評和建議:哪些東西買得好,既然喜歡這個,還有另外一個可以買。賓主交流的高潮是在我們即將去機場的時候,問路上哪里可以買茶葉帶回中國?!癥ou are from China!”男房東完全無法克制驚訝,一定要知道我們想買哪個牌子。大概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都是茶葉專家吧。
我想“茶葉典故”已經在哥本哈根朋友圈里流傳開來了,就像我的同事徐菁菁跟我分享她家房客的故事一樣。徐菁菁去年就成了Airbnb的用戶,去巴西采訪世界杯,她一直住在當地人的家里,不但迅速跟桑巴文化打成一片,還把房東發(fā)展成向導兼司機兼翻譯?;貒?,在不出差、不寫稿的時候,徐菁菁家也短暫地接受Airbnb的房客。其實除了旅行者,Airbnb也成了短暫停留者的選擇,提出申請的有來北京找實習機會的外國人,有家里裝修要在外面找地方住的剛需,還有被看得見公園的客廳所吸引,非要來體驗一下住在公園旁邊是什么感覺的當地人。
你想了解一個城市,就走進一戶人家住下來,你想足不出戶而認識世界,就敞開家門迎接旅行者。“共享經濟”拓展了旅行的樂趣,我們都成了Airbnb的“粉絲”,即使不訂房間,也會在上面看圖片,遇到特別喜歡的裝修,就很想住進去體驗一下,成了下一次旅行的期待。
2012年10月,這對美國夫婦選擇了交換房屋的旅游方式,用自己在長島的公寓交換到一套法國格勒諾布爾市的房子,這里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房間和汽車是最容易理解的“共享經濟”,其實它的范圍更廣闊。在談論這個正在形成的經濟模式時都會引用的《What's Mine is Yours》里,作者把“共享經濟”分成三種類型,產品服務體系、市場再流通和協(xié)同式生活。產品服務體系是把閑置資源利用起來,短租房和租賃私家車都屬于這個范疇。市場再流通是顛覆了買多一個和買新的行為,互聯(lián)網成了二手交易平臺,可以購買,也可以各取所需地交換。協(xié)同式生活比較抽象,人們用來再利用或者交換的是隱形資源,時間、技能或者空間。
我的同事黑麥除了是一名記者,因為上學時候曾經在意大利餐館兼職,也是一個半專業(yè)的廚師。去年他把自家客廳改造了一下,在不出差不寫稿的時候,給客人們做飯?!昂邴湹膹N房”是比較早的私廚,在北京時髦又文藝的圈子里很出名。他去年在朋友圈里發(fā)布訂餐信息,而今年就有了集合“兼職廚師”資源的平臺,“我有飯”就是其中之一。
馮錚是這個項目的創(chuàng)始人,他畢業(yè)于耶魯大學,是個吃貨。他的微博“紐約吃貨”有20萬“粉絲”,“我有飯”算是個人愛好與創(chuàng)業(yè)潮流的結合。他對“吃”的文化和“共享經濟”的內涵有深刻的理解,私廚平臺和團購網站不同的地方在于,團購目的在于吃,私廚有人的成分,除了吃一餐飯,還有廚師的故事。去好玩兒的人家里吃飯和把自己的廚藝拿到互聯(lián)網平臺上分享,也成了件有趣而時髦的事情。馮錚告訴記者,平臺上不少私廚都是從“我有飯”的食客發(fā)展起來的,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市場,也是“共享經濟”的新領域。跟“我有飯”思路類似的,還有分享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的平臺“在行”,你可以從上面約到合適的人來答疑解惑、給人生指路。
黑麥原本是因為經常在家組飯局而一時興起,現(xiàn)在卻樂在其中。上門的食客有各種身份和吃飯的理由,他就像日本漫畫《深夜食堂》的老板,跟客人聊聊天,也看到世間百態(tài)。參與到“共享經濟”里,經濟賬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它能讓你遇到好玩兒的人,新鮮的事兒,給按部就班的生活添加些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