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9月1日,廈門市人民政府發布《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兑庖姟分赋觯蕴岣呷嗣裆钇焚|為總目標,堅持“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理念,高品位打造國際濱海花園旅游城市,高水平建設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大力拓展全域旅游內涵,實現產業全域覆蓋、景區全域聯動、產品全域優化、線路全域統籌、品牌全域整合、市場全域營銷,推動旅游產業高端化精品化發展。力爭到2025年旅游收入超過3700億元,年均增幅15%;到2035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0000億元。
《意見》提到,以“廈門生活”為核心、以“海上花園詩意廈門”為特色,推進本島構建集濱海觀光、文化休閑、城市度假、商務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品質化城市度假區,成為廈門傳統生活的集中展示地與體驗地,打造國際級城市休閑度假目的地。挖掘海洋文化、海灣風情、城市性格,以東、西海灣與海灣新城共同構建大海灣格局,打造海灣休閑、娛樂、康養、文創、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海灣新城休閑區、國家級海洋文化體驗區、現代廈門城市形象核心展示區。支持惠和石文化園、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區區有4A”。
濱海旅游方面,鼓勵海上旅游業者投建高檔客船或升級改造客船,拓展海上休閑漁業項目,豐富海上特色旅游產品;加快環東海域海上旅游發展,同步建設碼頭后方陸域空間和前沿親水活力休閑娛樂項目,打造水上休閑運動深度體驗區。鼓勵試點開發建設海上精品酒店。夜間旅游方面,積極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培育“夜游、夜娛、夜秀、夜購”等夜間旅游品牌。開發建設胡里山炮臺沉浸式夜游秀項目,鼓勵有條件的景區開展夜間游覽服務。
《意見》還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一批“風情小鎮”“花漾街區”“美麗鄉村”,設計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培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村、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金牌旅游村和省級美麗休閑鄉村。鼓勵發展鄉村民宿,簡化民宿備案登記手續,支持各區加快出臺促進民宿發展的扶持辦法,推動民宿提質增效。提升完善紅色教育場景,打造一批紅色教育產品,推出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滿足市民游客紅色旅游需求。建設一批安全適宜、主題鮮明、體驗豐富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
以下為《意見》全文:
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
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廈府規〔2021〕5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各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閩政〔2021〕8號),加快推進我市旅游業高質量跨越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提出以下意見。
一、目標要求
(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牢固樹立抓經濟促全局理念,按照“七以七為”部署要求,以旅游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運用改革的思維、市場的辦法,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旅游業投資、建設、生產、服務、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快推進我市旅游業高質量跨越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發展目標。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為總目標,堅持“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理念,高品位打造國際濱?;▓@旅游城市,高水平建設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大力拓展全域旅游內涵,實現產業全域覆蓋、景區全域聯動、產品全域優化、線路全域統籌、品牌全域整合、市場全域營銷,推動旅游產業高端化精品化發展。力爭到2025年旅游收入超過3700億元,年均增幅15%;到2035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0000億元。
二、提升產業能級
(三)優化發展格局。著眼打造旅游核心區,突破旅游資源瓶頸,在“山海交融、島灣一體、中西合璧”上下功夫,堅持島灣一體,依托“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文旅載體平臺,持續構建以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為吸引核,以本島城市度假區、海灣新城休閑區、都市近郊游憩區、北部山地生態旅游區為功能區,以本島東部片區、環東海域新城片區、集美新城片區、馬鑾灣新城片區、東部體育會展片區、翔安機場片區等為節點的“一核、四區、多節點”全域旅游發展格局。突出“環島、環灣、環山”空間布局,加快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實現海灣聯動、城鄉均衡發展。(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各區政府,各新城片區指揮部)
(四)強化區域定位。以“廈門生活”為核心、以“海上花園詩意廈門”為特色,推進本島構建集濱海觀光、文化休閑、城市度假、商務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品質化城市度假區,成為廈門傳統生活的集中展示地與體驗地,打造國際級城市休閑度假目的地。挖掘海洋文化、海灣風情、城市性格,以東、西海灣與海灣新城共同構建大海灣格局,打造海灣休閑、娛樂、康養、文創、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海灣新城休閑區、國家級海洋文化體驗區、現代廈門城市形象核心展示區。依托區域內豐富的文化資源、生態資源、溫泉資源、農業資源及村鎮資源,以廈門獨特的僑鄉歷史文化、閩南傳統文化、特色產業文化為主線,以城市休閑、生態康養、主題游樂、田園體驗為主體功能,打造以生態游憩空間、特色小鎮休閑空間、傳統文化體驗空間為主要載體的都市近郊游憩區。依托北部片區優越的山地生態環境、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引入以汀溪溫泉養生產品為依托的大健康服務產業、以四大森林公園產品為依托的生態綠色康養產業,構建北部山地生態旅游區。(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各區政府,各新城片區指揮部)
(五)提升發展質量。提升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文化品質,強化音樂之島的人文氣質,形成世界文化遺產深度體驗地,全力推進數字鼓浪嶼建設,打造智慧景區標桿示范;充分挖掘中山路步行街發展優勢與文化潛力,強化商旅文融合發展,打造高品質步行街;全面提升園林植物園、園林博覽苑、天竺山森林公園景區服務環境和服務品質,促進景區豐富內涵、提升體驗,加快推動園林植物園創建國家5A級景區;緊扣生態文旅新名片、閩南文化新傳承的功能定位,加快東坪山片區發展提升,建設國家級城市生態公園,形成本島生態休閑旅游新地標;以知名IP(品牌)驅動,加快引進大型文旅項目,著力將馬鑾灣集美島、環東海域丙洲島等打造為時代氣息濃郁的大型游樂片區;深度開發環島路、五緣灣、環東海域、海滄灣、馬鑾灣等濱海旅游資源,優化濱海住宿周邊環境,配置高端酒店度假群,完善濱海休閑娛樂配套,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濱海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動思明區、海滄區、同安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全域生態旅游示范縣(市、區),推進五緣灣片區、環東海域同安灣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支持惠和石文化園、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創建國家4A級景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區區有4A”。(責任單位:鼓浪嶼管委會,各新城片區指揮部,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程指揮部、東坪山片區發展提升指揮部,市市政園林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三、豐富產品供給
(六)升級濱海旅游。組織實施客運碼頭、航線資源整合提升,加快美峰體育公園、嵩嶼、新體育中心、高崎漁港、胡里山炮臺等客運碼頭新建改造,打造海上旅游為主、兼顧跨島通勤的廈門灣海上客運體系;推動從事經營性海上休閑活動的游艇、帆船落實備案管理,引導高端項目開發,提升游艇、帆船體驗品質;鼓勵海上旅游業者投建高檔客船或升級改造客船,拓展海上休閑漁業項目,豐富海上特色旅游產品;加快環東海域海上旅游發展,同步建設碼頭后方陸域空間和前沿親水活力休閑娛樂項目,打造水上休閑運動深度體驗區。鼓勵試點開發建設海上精品酒店。建設“港城融合、港旅融合”的國際郵輪母港,加快“海上世界”文旅綜合體項目建設,吸引郵輪公司以廈門為母港開發常態化郵輪航線和“海上絲綢之路”特色航線,完善郵輪產業鏈,提升港口服務水平。推動“鼓浪嶼”號郵輪在國際郵輪市場全面復蘇前,以廈門為母港試點運營海上游航線。(責任單位:廈門港口局、市體育局、市海洋發展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各新城片區指揮部,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七)繁榮夜間旅游。積極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培育“夜游、夜娛、夜秀、夜購”等夜間旅游品牌,提升鷺江夜游、環鼓浪嶼夜游等海上游服務品質。策劃開發鷺江兩岸燈光秀夜游等特色產品線路。豐富中山路步行街、曾厝垵文創街區、沙坡尾商圈、西堤咖啡一條街、金山航空古地石廣場、國際游艇匯等商街夜市的文旅消費業態。培育常態化的高甲戲、歌仔戲、南音、民間舞等具有濃郁閩南風情的夜間演出。引進更多電音節、熒光夜跑等夜間品牌節事活動。開發建設胡里山炮臺沉浸式夜游秀項目,鼓勵有條件的景區開展夜間游覽服務。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開展互動體驗活動。依托特區1980、龍山文創園、沙坡尾、曾厝垵、嘉禾良庫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策劃推出夜間文化創意設計、成果展示等活動。完善夜間公共交通服務,延長公共交通末班車的運營時間或提供旅游專線等差異化服務。引導旅行社積極宣傳推廣夜間旅游產品。(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各新城片區指揮部,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廈門港口局、市建設局,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八)推進鄉村旅游。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一批“風情小鎮”“花漾街區”“美麗鄉村”,設計一批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積極推動在有條件的地鐵、BRT總站、人流密集的公交場站設立鄉村旅游集散服務點。推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建設同安竹壩、翔安大帽山、香山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項目,提升軍營村、頂村村、青礁村、澳頭村等鄉村旅游內涵和品質,積極培育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村、福建省全域生態旅游小鎮、金牌旅游村和省級美麗休閑鄉村。鼓勵發展鄉村民宿,簡化民宿備案登記手續,支持各區加快出臺促進民宿發展的扶持辦法,推動民宿提質增效。(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
(九)發展紅色旅游。用好用活我市紅色教育資源,充分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完善紅色教育場景,打造一批紅色教育產品,推出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滿足市民游客紅色旅游需求。推動鼓浪嶼、集美學村、破獄斗爭舊址、胡里山炮臺、何厝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八二三”炮戰戰地遺址群、軍營村等深度開發紅色教育資源,推進融合發展,不斷豐富紅色旅游教育形式和內容。加強紅色旅游人才隊伍建設,舉辦紅色旅游講解員培訓和比賽,提升紅色旅游講解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各區政府,鼓浪嶼管委會,市文旅局)
(十)扶持婚慶旅拍。依托鼓浪嶼、園林植物園、園博苑、五緣灣、沙坡尾、濱海旅游浪漫線等景區景點,規劃建設特色婚紗攝影拍攝地,提升景區旅拍或婚紗攝影接待服務品質。通過文化產業園區聚合一批婚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集聚效應。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開展行業標準與規范制定、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扶持行業發展,打造以“婚紗攝影+蜜月旅游”為主題的婚慶產業鏈,放大產業溢出效益。鼓勵婚慶旅拍企業擴大全國連鎖經營,打造全國知名企業品牌。(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民政局)
(十一)促進體育旅游。不斷完善全市體育場館布局建設,重點加快推進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建設,積極發揮廈門馬拉松賽、鐵人三項賽、國際沙灘排球賽等品牌賽事影響力,大力引進更多高水平國內國際賽事,推動賽事經濟發展,引導規范低空滑翔、馬拉松、自行車、帆船、摩托艇等體育運動大眾化產業化發展,促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片區指揮部)
(十二)拓展研學旅行。發揮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品牌效應,依托利用我市文化遺產地、紅色教育資源、文博單位、科普場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主題鮮明、體驗豐富的研學旅行基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積極參與國家、省級各類研學旅行基地評選。鼓勵和引導學校將研學旅行納入教育計劃,支持學校選擇有資質且管理規范、社會聲譽良好的旅行社開展市內外研學實踐教育服務。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發揮我市對臺區位優勢,整合優質資源,不斷豐富我市對臺研學旅行內容和業態,將我市打造成為兩岸研學旅行示范區。(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臺港澳辦,各區政府)
(十三)壯大商展旅游。圍繞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目標,積極發揮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稟賦,加大《廈門經濟特區會展業促進條例》、會展業扶持政策和會展業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宣傳,加快推進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建設,提升我市會展業軟硬件環境建設,增強專業化運作能力,創新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提升會展規模體量和質量。主動加強與國際著名展覽公司合作,爭取國際權威展覽機構來廈設立主體和合作舉辦會展項目;不斷深化與國家部委、國家級商協會、國內知名大型展覽機構合作,申辦引進或策劃大型行業品牌會展項目;鼓勵我市會展機構加入國際權威會展機構,招攬引進更多國際高端會展資源;繼續爭取國內大型知名品牌展會長久落戶廈門,吸引國家級商協會的年會、研討會以及上市公司等大型企業的年度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研討會來廈舉辦,有效吸引各類高端客群來廈開展商務會展旅游。(責任單位:市會展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十四)做優康養旅居。發揮廈門氣候、環境、溫泉等生態資源優勢,充分挖掘溫泉康療文化、中醫養生文化,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溫泉養生、高端醫療、中醫藥特色、康復療養等健康旅游,重點推出“候鳥”康養、特殊康復、心理康療等產品,著力提升廈門山海溫泉旅游品質,以溫泉帶動康養休閑產業發展,打造差異化、層次化康養休閑產品體系,全面做優我市康養旅居的品質和影響。(責任單位:各區政府,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文旅局)
(十五)深化旅游演藝。引進大型演藝秀、特色閩南風情文化劇場等商業演藝項目,鼓勵發展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定制類文化旅游演藝產品。探索市屬專業文藝院團以多種形式參與旅游演藝項目,支持閩南大戲院、滄江劇院、嘉庚劇院,依托中演院線和保利院線等引進更多國內外一流精品劇目。鼓勵各類演藝機構依托旅游景區及演藝場所開展主題和節慶表演。推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開心麻花等知名文化集團與本土品牌的文化表演團隊合作,深度挖掘閩南文化資源,打造高水準駐場文旅劇目。鼓勵引導民間藝人和文化藝術愛好者參與街頭文化藝術表演,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吸引力。(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十六)培育音樂產業。將音樂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產業列入《廈門市“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發展領域和重大推進項目;推動建設音樂主題特色街區,引導音樂產業的創新創作創業和文化IP交易等,制定我市音樂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政策;引進和打造IMF電音節、草莓音樂節、鼓浪嶼音樂節和廈門音樂季等知名品牌活動,壯大我市音樂節慶規模;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扶持本地音樂企業做大做強,培育音樂IP,突出閩臺音樂產業交流合作,加強音樂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文發辦,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四、做強市場主體
(十七)培育龍頭企業。加快旅游總部經濟建設,實施骨干文旅企業主體培育工程,支持通過整合資源、技術創新、品牌輸出、跨界經營、兼并重組等方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股份制改造,培育壯大一批主業突出、具有較強支撐能力和帶動作用的文旅龍頭企業。對企業兼并重組重大項目發生的評估、審計、法律顧問、財務顧問等前期費用和并購貸款利息予以補助。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旅游企業上市融資或在新三板精選層等平臺掛牌,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對首發上市的企業,市、區可給予一次性獎勵,其中列入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的企業,在當年度完成股改的,給予每個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完成股改后,并在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實現掛牌交易的小微企業,給予每個一次性不超過50萬元獎勵。支持各類投資資金參與國有企業重大旅游項目開發。盤活機關事業單位脫鉤的閑置資產,支持國有品牌企業做大做強。支持旅游企業發展,對主營業務為旅游的企業,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飯店以及旅游網絡服務運營平臺等旅游企業,年營業收入首次超過20億元、30億元的,每個分別給予100萬元、30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市國資委、市機關管理局,各區政府)
(十八)突出招大引強。圍繞旅游關鍵領域和缺失環節,突出補鏈強鏈延鏈,創新旅游產業鏈招商機制,堅持招大引強,大力引進優質增量,針對旅游住宿、旅游游覽、旅游娛樂、旅游購物、旅游綜合服務等重點領域,策劃優質旅游項目,形成旅游招商項目庫。緊盯世界500強企業、央企、民企龍頭企業,特別是全球知名文旅IP巨頭、全國旅游集團20強和文化集團30強等建立目標企業庫。發展旅游總部經濟,吸引大型旅游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落戶廈門。扶持一批“三高”旅游企業。加大項目招強引優力度,精準制定招商政策和服務舉措,做好全要素服務保障。對境內外企業在廈門新投資的文化旅游景區,落地開工且首年實際完成工程投資額超過2億元(不含土地及征遷費用),給予每個300萬元獎勵。境內外知名旅游企業來廈門設立全資分支機構或控股企業、首年旅游主營收入超過300萬元的,給予每個30萬元開辦費獎勵。(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各區政府,各新城片區指揮部,中山路片區改造提升工程指揮部、東坪山片區發展提升指揮部等)
五、激發消費潛力
(十九)延伸消費鏈條。著力推動旅游業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減少旅游業對門票收入的依賴。實施促進旅游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宣傳推廣廈門菜,鼓勵餐飲企業積極參與“百城千店萬師”行動,不斷傳承創新廈門特色菜肴,打造一批適應市民消費和游客需求的閩菜旗艦店、特色小吃品牌店;發揮品牌餐飲企業作用,建設特色美食休閑街區。推動發展主題咖啡餐吧、復合型書店、沉浸式劇場以及文創體驗等休閑消費業態。扶持開發廈門漆線雕技藝、珠繡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老字號品牌等旅游商品。(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二十)拓展消費市場。大力推進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積極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對榮獲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給予每個100萬元獎勵。鼓勵整合特色街區、文旅商圈、綜合性標志性項目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對榮獲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的,給予每個100萬元獎勵。引導旅游集散服務中心、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建設“大眾茶館”“閩菜館”“廈門特色商品體驗館”,推動廈門特色商品進入旅游消費領域。大力推廣旅游購物“現場下單、物流交付”新模式,提升旅游購物便捷化水平。優化調整郵政服務設施布局,在全市主要旅游景區、街區布局建設郵政服務網點和郵筒設施。鼓勵各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進行的黨建活動和公務活動,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飲、會務等事項。(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總工會、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等,各區政府)
(二十一)優化消費環境。完善“一核五中心多網點、島內島外全覆蓋”旅游集散服務體系,建設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的旅游集散服務中心經營模式,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平臺。繼續實施“廁所革命”行動計劃,完善旅游線路沿途廁所分布,探索推動專業化、多樣化旅游廁所投資建設管理模式,持續做好全市旅游廁所在百度地圖線上標注和落實“一廁一碼”工作,推動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第三衛生間全覆蓋。完善旅游交通標識系統,在車站、機場、碼頭、景區等區域,完善無障礙設施、母嬰設施、醫療設施的配置,并按照國家標準規范設置多國語言的引導和解說標識標牌。完善文化和旅游誠信體系建設,全面實施文化和旅游行業“黑名單”管理制度,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推行文化和旅游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度,完善誠信信息公開評價、公示機制,強化市場退出機制,規范企業經營行為。以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旅游新興業態健康發展,鼓勵和引導“個轉企”“小轉規”,放寬市場準入,支持外資和民營資本投資旅游產業。充分運用“12345”政府服務熱線以及手機APP、咨詢中心等多種手段,加強文化和旅游消費投訴舉報處理。(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發改委、市交通局、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二十二)加強品牌宣傳。圍繞“全福游、有全福”宣傳主題,開展“海上花園詩意廈門”旅游營銷,著力推廣獨具廈門特色文旅產品新品牌。聚焦旅博會、休博會、文博會、中國電影金雞獎等重要節點和重點旅游展會節事,主推沉浸潮玩、休閑度假、海上旅游、海峽旅游等產品,探索建立市場化產品創新研發機制,精準開展客群分析和品牌營銷。聚焦珠三角都市圈、長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長江中游及成渝都市圈,以市場為導向,細分客源地和游客群需求,開展差異化、精準化宣傳推廣。面向年輕人群體、中高端消費群體和“再來族”,重點針對“泛Z世代”(90后、00后年輕人統稱)、商務會獎、休閑度假、療養康養四個重點客群“靶向營銷”。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借助廈門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契機,用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圍繞開通的國際航線和已締結的國際友好城市,按照“遠程與近程市場、傳統與新興市場”相結合的宣傳營銷思路,深耕臺港澳、日韓、東南亞等傳統客源市場,大力拓展金磚四國、西歐、美加等新興市場,積極培育澳新、東歐、南美等潛在市場。(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六、推進數字賦能
(二十三)深化智慧旅游建設。深化鼓浪嶼、園林植物園智慧旅游景區建設,完善“互聯網+旅游”智慧景區新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引導景區逐步完善電子地圖、路線導航、線路推薦、語音導覽等智慧化服務。推動完善智慧旅游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設,推進各景區限量、預約、錯峰常態化,提升智能化旅游服務管理效能。完善旅游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景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標識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升級,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深化服務體驗,實現景區全方位的智慧服務、智慧營銷和智慧管理。加快提升文創園區、旅游景區等各類文旅重點區域5G網絡覆蓋水平,推動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能導覽系統、AI(智能)客服、大數據監控與指揮平臺、生物識別電子門票等數字場景應用,構成智慧旅游產業生態體系。推動文旅“新基建”建設,大力發展移動多媒體、虛擬會展、智慧文創等文化科技融合的新業態,建設一批基于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旅消費新內容和新場景。(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市政園林局、市工信局,各區政府,鼓浪嶼管委會)
(二十四)創新網絡營銷模式。適應旅游市場新形勢,高效發揮網絡營銷優勢,創新開展差異化、精準化、年輕化的旅游市場宣傳推廣工作。運用網絡大數據加強旅游市場研究,細分旅游消費新需求和新趨勢,面向不同客群個性化設計旅游產品和線路。堅持內容導向,立足廈門城市特質制作適合網絡傳播的優質宣傳材料;聯合專業UGC(用戶原創內容)平臺,開展互動性和參與感強的宣傳活動,吸引網絡用戶制作、傳播廈門宣傳視頻,推動內容創作從“主創”向“客創”轉變。探索建設文旅新媒體感知中心,建立新媒體營銷矩陣,打通各媒體聯通渠道,鼓勵不同平臺的用戶群體,相互引流,協同放大宣傳效果。積極開展與攜程、阿里、同程、騰訊、字節跳動等在線旅游頭部企業合作,策劃豐富的旅游產品體系,提高傳播力和游客轉化率。通過全方位、立體式的網絡營銷,強化網絡用戶對于廈門旅游品牌的認知度,增強旅游消費群體的客戶粘性。(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七、強化要素保障
(二十五)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定期研究旅游發展重大事項,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全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各區要健全旅游發展領導機制。加強對旅游發展的考核評估,作為涉旅部門、各區領導班子和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市府辦,市文旅局,各區政府,市委組織部)
(二十六)加大財政支持。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旅游業發展的投入,對閩政〔2021〕8號文涉及的各項扶持政策,按就高不重復原則予以落實安排。政策性獎勵資金先從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列支,年底由同級財政核實后,適度調增旅游專項經費。按規定對接待來廈游客數量排名靠前的旅行社給予獎勵。(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二十七)加強人才培養。實施行業人才專業技能培訓行動,建立完善政府部門主導,高等院校、行業組織參與,分級開展、線上線下同步實施的行業培訓體系。組織開展廈門市旅游產業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支持各類職業院校和培訓基地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加強“金牌導游”和旅游飯店高級技師等行業拔尖人才培養,組建行業導師隊伍,發揮傳、幫、帶作用,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人才支撐。(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市人社局,各區政府)
(二十八)做好金融服務。創新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交納方式,鼓勵開發保證金履約保證保險產品,有序開展保險直接替代現金或銀行保函交納保證金試點工作。推廣演藝活動取消險、旅行取消險等保險產品。支持商業銀行遵循市場規則,按照“保本微利”原則,合法合規為文旅項目和企業提供長周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對重大文旅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給予差別化信貸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探索文旅項目開展特許經營權、收費權和應收賬款質押等擔保類貸款業務,做好相關項目專項債配套金融服務。(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廈門銀保監局、市文旅局,各區政府)
(二十九)完善交通網絡。積極構建“快進慢游”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廈開辟航線和建設基地,提升國內外游客到廈門的通達性,加大對節假日和高峰期旅游交通服務力度。力爭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半小時上高速,推進國家4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便捷通高速工程。加強普通國省干線與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的便捷銜接,開通到國家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旅游專線,爭取覆蓋到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實現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公共交通無縫對接。國省干線公路和通往景區公路增設一批觀景臺、自駕車旅居車營地等設施,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自駕游服務和休閑功能。(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各區政府)
(三十)保障空間供給。用地方面,支持探索旅游綜合用地開發模式,對在城鎮開發邊界(城市和鄉鎮建設用地擴展邊界)以外的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建設用地,依據建(構)筑物占地面積及必要的環境用地等點狀布局,依法依規供應土地。用林方面,支持將旅游及休閑農業項目涉及的道路、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列入基礎設施或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列入基礎設施和省級以上重點的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允許使用二級、三級保護的生態公益林林地,非省級以上重點的公共事業和民生項目允許使用三級保護的生態公益林林地;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森林步道,可列入直接為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的工程設施,由區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批,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用海方面,支持通過開放式、透水構筑物等不改變海域自然屬性的用海方式,開發海洋旅游項目;支持漁旅融合,適當發展海上休閑旅游項目;經批準或通過招拍掛取得海域使用權的海上休閑旅游項目,可確定給開發單位或個人最高25年的海域使用權期限,期限屆滿后可申請續期。(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海洋發展局,各區政府)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廈門市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