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正值酷暑,城市周邊不少農家樂、鄉村游又熱鬧了起來。有些村落有著城里難得一見的青山綠水、難得一聞的清新空氣,有些村落有著古色古香的人文風情,哪怕“姿色”欠佳的,也能豎起“農家采摘”“避暑消夏”的招牌吸引眼球??墒牵瑤准覛g樂幾家愁,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卻費盡吆喝也等不著游客,只能對著剛粉刷過的客房嘆氣。
近些年,發展鄉村旅游似乎成了許多鄉鎮的“必選曲目”。農忙之余,騰出幾間房,添上幾張床,打理個餐館或旅店,確實讓不少農民有了一條掙錢門路,原則上應當鼓勵。然而,旅游作為一項產業,畢竟有其自身經濟規律,規劃超前、規模過大,很可能造成損失——這一點,對門檻較低的鄉村旅游同樣適用。
眼下,城里人的旅游需求與日俱增,郊區游、農家樂市場也在逐步升溫,但其前景空間有多大,還需審慎判斷。畢竟,出國游、景區游也分流了大批游客。此外,對現階段區域內的農家樂市場存量規模,也需要沉下去摸清底,才可能讓規劃更科學,讓頭腦更冷靜。
光憑一腔熱情,超越現有階段的拔苗助長,不可能搞好鄉村旅游。前兩年,筆者曾走訪西南某省深山一處農家樂,走進房間,只見四周房頂結滿蜘蛛網,一開燈,蚊蟲滿屋飛。服務水平更不敢恭維,房間里只備一條小手帕,茶杯個個有豁口。縱然當地有難得一見的高山草甸,也無法讓頭次到訪的游客高興起來,更不用說成為回頭客了。究其原因,正是當地在高速路還沒通、旅游市場也沒熱起來的情況下,就盲目號召農民“吃旅游飯”。結果,農民吃到了夾生飯,吐掉了浪費,不吐就得硬撐,偶爾迎來一兩撥人,甭說打點門面,不狠宰一頓就算客氣了!這樣的情況,理應盡量避免。
鄉村旅游不能是一錘子買賣,要真正火起來,關鍵要靠名聲積累和時間沉淀。一村之內,一店之中,飲水是否干凈、住宿是否衛生、交通是否便利、環境是否優美,乃至能不能提供無線上網,都會左右游客的心情和判斷,進而影響將來的發展。如果條件達不到游客的心理底線,搞旅游就得慎之又慎。不然,走了一撥游客,便背上一身臭名,將來再改善條件、挽救名聲,只會難上加難。
過去,為做大鄉村旅游,很多地方在改善基礎設施上花了不少錢,修路、打井、改廁等等。有人說,即便沒游客來,可民生改善了,農民受益了,投的錢就沒白花。不過,深究起來并非如此:對確實適合搞旅游的地方來說,改善基礎設施與發展產業可以一舉兩得;對并不適合的地方來說,這錢就有些不值。接待游客,水泥路、雙車道可能是“標配”,若只滿足村民需要,村級道、柏油路即可。同樣道理,搞不搞旅游,要打的井也不一樣深,要鋪的下水管道也不一樣長……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怎么把錢投到最緊要的地方,也需認真掂量。
鄉村旅游是一項富民工程,也是一項朝陽產業。能否富民,關鍵在于能否按市場規律辦事。急功近利做大規模,拔苗助長滿地開花,反會貽誤農民致富的時機。這一點,需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