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中國互聯網正在經歷第二次大戰。第一次大戰是對PC互聯網的入口、流量和市場的爭奪廝殺,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互聯網的BAT三巨頭。
移動互聯網時代全面來臨,每一個行業包括傳統行業都在被互聯網滲透甚至顛覆,而這背后比拼的是對數據的解讀與理解??梢哉f,未來將沒有互聯網企業,有的只是數據公司。
和“一戰”一樣,中國互聯網的“二戰”在最近一兩年已經從入口、流量進入到市場的白熾化競爭。不同于PC互聯網的市場在硬廣、電商,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更多的是在O2O。
“一戰”已經實現人與信息、人與人的連接,“二戰”將要實現人與物、人與服務的連接。
O2O是獲得“二戰”勝利的關鍵轉折點
O2O作為最好的連接場景和市場所在,是第二次中國互聯網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根據艾瑞報告,201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O2O市場規模將達到3091.8億元,2017年達到4545.1億元,而預計到2020年,本地生活服務O2O的市場規模更是有望突破萬億,成為又一個巨大的“金礦”。誰能拿下O2O市場,誰就能獲得“二戰”的勝利。
剛剛過去的6月,正好印證了BAT三巨頭對于O2O大戰的野心。6月30日,百度糯米發布“會員+”O2O生態戰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宣布將在3年內對糯米業務追加投資200億元人民幣,這是百度成立以來投入資金最多的項目之一。此舉被外界認為是百度想利用自身技術和數據優勢顛覆產業格局的重要信號。
無獨有偶,6月23日,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宣布投資60億元,合資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
背靠騰訊的大眾點評也在6月30日與百盛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百盛集團遍布中國34個城市的60家分店將全面入駐大眾點評平臺,借助大眾點評提供的包括大數據在內的O2O解決方案,加速線下實體商業向線上線下融合的O2O購物新體驗轉型。
整個O2O領域,BAT的激烈競爭從未斷過
百度方面,“連接人與服務”成O2O的戰略要訣。從2014年到2015年,短短1年多時間,百度投資全面出擊,全面涉足餐飲、出行、地產、旅游、家裝等諸多O2O領域。
餐飲上,2014年4月,百度耗資1000萬美元投資點餐平臺“客如云”,并于5月成立百度外賣主打高端白領市場。百度自有核心業務:百度糯米、搜索、地圖以及應用分發等,則是實現各類O2O服務與人之間是真正實現連接的“入口或連接器”。
“3年內,200億元”,不過是百度在O2O戰略中聚焦本地生活服務這個垂直細分做出的高舉高打之策,而在BAT三巨頭平臺級O2O層面的較量還未爆發全面戰爭。
騰訊坐擁數億QQ及微信用戶,所以打法更加直接:讓各類O2O服務便捷連接到QQ及微信用戶上。以微信平臺為例,騰訊依托微信平臺不僅實現“一女多嫁”,把購物(京東)、餐飲(大眾點評)、出行(滴滴打車)等生活O2O服務吸納進來,更是依托微信公眾號機制或平臺網羅了大量中小商家及服務。
而從騰訊及百度的O2O做法及節奏來看,以自有核心業務為基礎,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實現O2O布局,連接各類生活服務,在這個層面兩家有很多共同之處。
阿里巴巴則以自有平臺為主,基本圍繞社交、O2O、物流、金融和文化產業等多條路線。
據不完全統計,阿里巴巴集團今年已投資了文化中國、銀泰商業、天弘基金、高德地圖、華數傳媒、優酷土豆、UC瀏覽器甚至恒大足球,多以發展自有業務為主。
但是,不管是收購還是自建的平臺,如果利用技術渠道各個平臺之間的信息流轉,真正實現平臺之間互通成為各家的核心任務,畢竟僅有產品與資金的支持就想成功占據市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打通產品服務與平臺之間的信息通道才能真正實現本地服務的發展與躍進。
數據是看不見的核武器,利用好就能“諾曼底登陸”
可以看出,流量、地推、資金、服務……是這次O2O大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贏得中國互聯網的“二戰”,就要贏得O2O大戰,也就要實現O2O大戰的“諾曼底登陸”。
而流量入口,就是這次“諾曼底登陸”的海軍;地推是陸軍,唯有靠陸軍的強大推進才能有所保障;資金是空軍,有強大的空中火力支援才能實現成功壓制。
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實現數據的有效利用。唯有在用戶和商戶的挖掘中尋找到有力的平衡點才能實現市場競爭中強大的壓制,也成為O2O大戰的最關鍵武器:核武器。
O2O對數據的要求,是能實時在一個平臺上,以更細顆粒度、全維度的進行挖掘。形象的說,是從每個大區、城市、到每個小區,從每個美甲師和每個阿姨的業務狀況都能查看和關聯,PC互聯網時代沒有放在一個維度的數據也可以做相關性調研,幫助O2O行業以全新的視角看待業務。
一個簡單的上門家政服務下單就會有用戶收集、阿姨收集、流程、分派任務、完成任務等過程,并有后臺網站、訂單系統、客服電話系統等多個數據源,把不同的數據源結成整體,然后做關聯分析,最后用清晰易懂的圖表呈現在手機上,讓使用者第一時間了解不同業務場景下需要處理的數據。
現階段數據在O2O行業來說,幾乎還處于零起點,原因在于從行業深入分析來說,大部分公司掌握的數據都屬于淺顯的層面,沒有觸及到數據核心。數據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你是否準確掌握了用戶的消費行為。
數據領域全球比較成功的是亞馬遜,它的電子商務平臺很好的完成了對用戶的精準營銷,基礎是用戶在亞馬遜完成購物,比如購買圖書、音樂的整個購物行為都在亞馬遜完成。
知道每個用戶的消費行為,通過這樣的行為分析才能完成后續的營銷迭代,如何把準確的信息送達用戶。大數據的盈利模式正在變得多樣化,是基于平臺的數據資源的各種應用挖掘開發。
數據礦藏需要通過對線下各種行為的數據化收集生成。移動互聯時代更多創業者們要做的產品就是播種機、收割機、挖掘機、廚房,來料加工等等各產業鏈上的業務。
通過O2O這個行業實現真正的數據交互,從而形成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各項產品和服務。這將會是一場奇妙的O2O與數據之前的化學反應,能量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數據本身的價值在于更完整和更生動的去描繪了一個互聯網用戶的生活軌跡。
在數據這個“核武器”的軍備競賽中,百度有較大優勢。因為BAT三家里,百度做搜索出身,素來以技術見長,而騰訊、阿里則分別以產品和運營見長。
百度的優勢體現在海量的數據、沉淀十多年的用戶行為數據、自然語言處理能力和深度學習領域的前沿研究。百度先后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數據、語音圖像識別、無人汽車、車聯網等各個領域展開布局,深入移動端業務。
百度在國內最先上線了語音識別界領先的基于長短時記憶模型(LSTM)的深度學習技術,使得安靜環境下普通話識別的錯誤率降低了15%,目前的識別率已經從95%提升到96%。
至于圖像識別和人臉識別,百度也是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圖像識別的錯誤率已經被百度降到4.58%,實現了質的飛躍。而這個功能也被開發出來做了“刷臉吃飯”等有趣的應用,進而拉動用戶參與互動與數據貢獻中來。
僅在O2O的餐飲領域中,百度外賣在近期就已經申請了18項專利,包括了12個外觀專利和6個發明專利,這6項專利包括了掌管物流系統的“大腦”、訂單的實時監控技術、調節運力合理排班的方法、配送路徑優化技術、查找配送異常情況,甚至還有實境模擬類的高端測試技術。在外賣甚至物流領域中都極具創新性。
實際上,百度外賣申請的眾多專利,只是百度專利矩陣的一個縮影。秉承“連接人與服務”理念的百度,野心也明顯更大。
從引入吳恩達、威廉張等世界一流科學家,到成立硅谷研究室等科研機構,百度搜索、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互聯網前沿領域始終保持領先。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百度共計投入超過7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研發占營收比重逼近15%,這一比例不僅遠高于業內平均4%的投入水平,甚至都遠遠高于硅谷領先科技企業平均7%的投入比例。
技術優勢帶來數據收集和挖掘等能力將會在“二戰”的中長期里得到驗證,逐漸擁有核武器成為決定O2O大戰勝負的關鍵。BAT在資金、用戶和平臺等方面難分高下的情況下,未來誰家能將技術優勢和實力有效運用在O2O戰役上,推出的數據產品可能會呈現幾何倍增,同時筑起堅實的行業壁壘領跑整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