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春節假期以來,我國旅游市場呈現加快復蘇態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研學游也蓄勢待發。以浙江寧波為例,這個春天,寧波許多中小學已將春季研學游提上日程。
春游自古以來便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一幅描繪古時老師帶著學生在春天外出踏青、接受大自然洗禮的美麗圖景。
研學游是我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傳統游學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校內課堂和校外實踐結合、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式,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
春季研學游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春游”,學校要在教學中更重視“研學”。研學游讓學生走出課堂和校園,以實踐、體驗的方式,助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研學游逐步發展成新興的旅游業態,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以寧波為例,今年以學校組團報名的春季研學游,多集中在2月下旬至4月中旬,各大研學基地(營地)已接到不少預訂。截至2月20日,寧波野生動物園已有2萬多人次的研學游預約,目前人數還在增長。2019年該動物園研學游規模達到5萬人次,而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每年僅1萬人次左右。
春季研學游不等于“春游”,重在有明確主題的研學課程。筆者認為,研學游發展需要市場發力,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引導與監管。
研學機構要在春季研學游產品上深耕,精心設計研學線路,借助專業師資力量打造研學品牌,精細化、專業化開發“品質+特色”的研學課程,讓學生真正在“春游”中“研學”,在“研學”中成長。比如,依托研學基地,開展科普宣傳、植物認知、自然探索、勞動實踐、工藝及生態文化體驗等課程;依托特色資源,開展紅色研學、工業研學、博物館研學、科技研學、非遺研學、傳統文化研學等課程。
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管,規范行業發展,對研學基地(營地)認定、研學課程質量、組織實施、安全措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引導與監管,推進研學游行業良性發展。比如,指導研學機構選擇有相應資質、相關從業背景的專業導師,并定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確保研學游的高品質;學生出行、飲食、住宿、活動等環節都要有詳盡的安全保障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確保研學游安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