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從計程車工會、快遞服務業者,甚至政治人物到監管機構,愈來愈多的人想要摧毀Uber,連Uber的創辦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都不清楚到底Uber的司機與公司是甚么關系,是員工還是簽合約,公司有沒有審查司機背景。Uber不是還沒準備好,而是他們知道未來根本不需要駕駛員,他們想做的是無人車。
Kalanick在記者會上說,計程車司機必須一天付140美元租車,他們的特權帶來的卻是貧窮,而Uber要服務的是有搭乘需求的人,同時也要幫駕駛員解脫,簡單來說就是,Uber未來不需要駕駛員。
由于無人駕駛汽車發展快速,做為科技公司只能接受,不能就是慢慢被淘汰,Uber當然選擇前者,他們已經在開發不用人員操作的無人駕駛汽車,讓駕駛員慢慢離開這行。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指出,這也是為什么蘋果與思科都在存錢,而Google要把自己改名成Alphabet,因為未來不會再出現一兩家公司獨占一個行業幾十年的事情,一家小新創公司也可以板倒最強大的公司。
CTO論壇主席Janjua表示,科技進展速度愈來愈快,現在已經沒有所謂五年的計劃,企業必須自問,我要如何立足于這個行業里,未來有甚么事情可能會打敗我。
甚至如Uber這樣的新創公司,價值超過500億美元,根本都還沒上市,就要開始去想未來可能碰到的潛在威脅,與時俱進。孟山都生技農業CEO表示,這是Uber難得可貴的地方,大部分企業都是在嚴峻的情況下才按下自我摧毀的按鍵,更遑論是一個行業中的頂尖公司。
譬如Tesla的成功逼迫底特律投資電動車,可口可樂與百事看到汽水銷售下滑,而轉向能量飲料與水。看到亞馬遜興起,Best Buy擁抱電子商務。石油巨擎BP因氣候變遷疑慮,開發潔凈能源。
Uber更可大膽去做,因為他們目前還不必取悅股東,他們也沒有上億美元的工廠或光纖網絡等基礎建設負擔,Uber也沒有競爭對手在跟他們搶資源與目光。Janjua說他最欣賞Uber CEO的地方是他已經看到眼前的危機,且正在創造一個替代的商業模式,這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