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7日下午,國家旅游局總值班室,副局長王曉峰簽署了國慶節第七號值班簡報。第37個黃金周長假畫上圓滿的句號。從2000年國慶節到2015年國慶節,15年彈指一揮間,旅游休閑見證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本文一部分來自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的官方綜述,一部分來自騰訊依托大數據發布的首個國慶出行報告,供朋友們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
2015年“十一”黃金周全國各省區市旅游收入情況,在已經公布數字的15個省區市中,山東省以392.1億元列旅游總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四川省成為接待游客總數最多的省份,達5349.76萬人次。根據排行榜中的數據顯示,6省旅游總收入超過200億元,分別為山東省、四川省、河南省、山西省、陜西省和湖南省。(見下圖)
此外,近日,國家旅游局印發了《國家旅游局關于打擊旅游活動中欺騙、強制購物行為的意見》和《國家旅游局關于打擊組織“不合理低價游”的意見》,要求各級旅游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兩個《意見》,主動會同公安、工商、商務、質檢等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對旅游市場秩序的問題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曝光一起,堅決遏制旅游市場亂象。
2015年國慶假期今天結束。假日期間,各級旅游部門高度重視、共同努力,認真落實責任,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市場調控和政府公共服務。旅游市場供需兩旺,運行秩序整體平穩,人民群眾又度過了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國慶長假,較好地實現了“安全、秩序、質量、效益”四統一的目標。假日期間,國家旅游局首次啟動和實施了最大承載量和高峰限流措施,主動調控效果顯現,旅游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9月30日12時至10月7日17時,國家旅游局未接到旅游安全事故報告,假日旅游安全創造新記錄。
一、旅游市場繁榮,整體供需兩旺
假日期間,國慶節旅游消費集中釋放,居民出游熱情活躍。全國各省市發揮本地旅游資源優勢,挖掘打造旅游亮點,擴大旅游產品供給,活躍假日旅游市場氛圍,推出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旅游主題活動。
2015年國慶假日期間,北京共接待游客1151.6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游總收入83.1億元,同比增長7.1%。吉林省共接待游客1001.45萬人次,同比增長19.6%;實現旅游收入59.45億元,同比增長28.5%。山東省共接待游客5139.1萬人次,同比增長8.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92.1億元,同比增長12.8%。湖南省旅游人數突破3700萬人次,同比增長7.58%;旅游總收入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7.98%。甘肅省共接待游客9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8%;實現旅游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6.5%。江蘇全省納入統計的10家重點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425.80萬人次,同比增長8.4%;門票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2.2%。湖北省共接待游客3517.05萬人次,增長11.07%;旅游收入165.9億元,同比增長12.48%。國慶期間,納入監測的在線旅行商的交易總量平均增長134.7%。
出境游需求旺盛。日本、韓國、泰國等周邊國家出境游市場火爆,美、俄、法、意等長線游大幅增長。據韓國旅游發展局統計,赴韓中國游客增長了30%。據日本領事機構數據顯示,廣州9月發放赴日簽證數量同比增加40%。1至6日,內地赴港旅客為100.1萬人次,同比增長3.26%;內地赴澳旅客為79.97萬人次,同比增長6.3%。據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游協會通報,1至7日大陸赴臺游客總數突破9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2成。北京、浙江、上海為最主要出境游客源地。
二、旅游方式多元,拉動消費明顯
游客出行需求呈多樣化,城市休閑、鄉村旅游最受歡迎,假日旅游方式已從傳統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復合型轉變,旅游拉動消費作用明顯。
1至6日,全國鐵路系統共發送旅客6279.2萬人次,同比上漲8.8%,客票收入35.4億元,同比上漲18.5%;民航系統共發送旅客763萬人次,同比上漲10.0%。
散客自駕游、自由行成為主流。黑龍江部分城市自由行比例占七成以上,預訂一日游、門票、交通用車等服務的比例明顯增長;1至5日,遼寧高速公路通行小轎車474萬輛次,同比增長15.6%,駛入大連市自駕游車輛同比增長11.5%;福建泉州自駕游比例達到83%以上;承德散客游客占72%,游客多選擇自駕方式;江西廬山自駕進山車輛達2.8萬余臺,自駕游客占游客總量近九成。
休閑旅游表現搶眼。北京鄉村旅游收入約4.1億元,同比增長6.8%;上海商旅文體聯動,有效地促進了本地商業消費,427家大中型商業企業“中秋”、“十一”期間共實現營業額133.8億元,同比增長10.3%。廣東旅游雖受臺風影響,但溫泉旅游熱度不減,揭陽京明溫泉、清遠聚龍灣溫泉接待游客同比增長60%至70%,康橋溫泉同比上漲40%,頤和溫泉城前四天共接待游客4千余人;江蘇參與運河生態游、運河古鎮游、運河水上游的人次突破20萬;海南省高檔度假酒店、特色酒店入住率維持較高水平,海棠灣旅游飯店平均入住率為85.94%,亞龍灣平均入住率為81.06%。文化旅游深受歡迎。天津“聽茶館相聲”深受各地游客歡迎,節日期間“名流茶館”接待游客近2萬余人,其中外地觀眾達90%,北京、河北觀眾占75%以上;沈陽故宮博物院、張氏帥府(金融)博物館在10月3日當天接待游客分別為2.7萬人和1.7萬人,均創歷史新高。
紅色旅游持續火爆。湖南韶山、岳麓山—橘子洲、芷江受降舊址等紅色旅游景區游人如織,岳麓山—橘子洲景區每天接待10萬人次以上,韶山每天接待約8萬人。假日前5天,貴州遵義累計接待紅色旅游游客84.8萬人次,同比增長22.8%。
三、旅游+互聯網,公共服務升級
假日期間,政府部門利用新技術推進旅游公共服務升級,景點景區智能化程度提高,在線旅游企業預定量上漲。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整體提高假日旅游服務效率,游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四川旅游部門將北斗衛星系統融入旅游應急救援平臺,加強同公安、交通、國土、氣象、地理測繪等部門數據共享,提高旅游安全保障水平;江蘇旅游部門首次采用大數據及時進行全省實時客流、游客來源地分布、游客屬性、停留時長、客流對比,每天分四個時段向社會發布旅游景區游客舒適度信息;大連推出的電子票業務覆蓋30多家主要景區,假日前6天銷售電子票3萬多張,“智慧旅游”新玩法被市民和游客認可;九寨溝景區、黃龍景區網絡預售門票占景區總售出門票40%以上。
四、市場秩序好轉,旅游形象提升
各級旅游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保障市場安全有序。節前,國家旅游局出臺了系列措施保障假日旅游市場平穩運行,對“不合理低價游”和“欺騙、強制旅游購物”等行為出重拳打擊、開展倡導文明旅游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倡議全國 5A、4A級景區帶頭不上漲門票價格等等,并在節日期間聯合公安部、工商總局、商務部、質檢總局等四部委在云南開展了旅游市場專項督查,得到全國各級旅游部門積極響應。江蘇、黑龍江、四川、廣東、湖南等省市紛紛在節日期間組織各級旅游主管部門派出檢查組,對旅行社、旅游景區點、旅游購物場所、酒店等進行檢查,及時排除隱患,督促整改落實,確保了旅游市場繁榮有序和“安全、秩序、質量、效益”。
實施最高承載量管理,主動調控效果顯現。節日期間,部分熱點A級景區根據國家旅游局統一部署,實施了游客最大承載量限流、分流措施。故宮每日接待量限定在8萬人次,與歷史最高日接待18萬人次相比,七天游客較為均衡合理。各省實施景區承載量管理,積極引導了游客分流。假日期間,各景區游客量均衡增長,部分傳統熱點景區游客數量得到控制。受主動調控措施作用,納入國家旅游局監測的125個傳統熱點景區接待游客量均未出現往年無序暴漲的現象,七天共接待游客2962.17萬人次,門票收入15.88億元。景區安全得到保障,游客游覽舒適度提高。
旅游志愿者上崗,文明旅游風漸行。國慶期間,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76個城市的首批數萬名旅游志愿者在各大景區上崗,為游客免費提供景區講解、醫療救援、維護景區秩序等服務。北京旅游志愿者在前門、故宮、王府井、頤和園、恭王府等游客集中的旅游集散地開展志愿服務。湖南全省組織1.2萬多人次參加旅游志愿服務行動,其中長沙、張家界、岳陽和韶山、南岳等地都組織千人次以上。陜西文明志愿者發放資料2萬余份,勸導游客不文明行為500余次。四川省樂山市23個青年文明志愿服務崗共服務游客9370余人次、服務市民及其他人員2358余人,開展志愿服務內容4396次。福建泉州泉州市向游客發放宣傳冊累計5萬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