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0月10日,久被期待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征求意見稿終于公布。《辦法》要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俗稱“專車”)車輛使用性質必須登記為出租客運,司機必須獲得《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從業資格證》,且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或拼車名義提供運營服務。
這些規定,與神州租車(00699.HK)、神州專車(優車科技)“雙料”董事長陸正耀此前的預期基本一致。“專車是對公共交通的補充,而不是對于出租車的替代。”陸正耀在接受騰訊財經專訪時如此表示。而交通部官員在10日的發布會上,也表示《辦法》的起草原則之一,在于“明確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發展應當遵循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
此前,10月8日,滴滴快的在上海獲得了互聯網專車“通行證”,成為首家獲得地方政府牌照的專車運營公司。神州專車并沒有搶得這一首個牌照。對此,陸正耀表示,上海的牌照政策要求網絡約租車價格要高于巡游出租車價格,這說明上海的政策與交通部新規的精神是一致的。
盡管《辦法》還只是征求意見,但行業格局可能由此產生調整。對于要求嚴格的《辦法》,滴滴快的新聞發言人陶然表示,網約車管理辦法目前還在征求意見期間,我們對此表示關注,也會繼續和相關主管部門溝通和反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而陸正耀則在談到政策調整對企業的影響時表示,神州專車的競爭不會依賴政策紅利,而是“靠產品和成本結構”。面對騰訊財經,陸正耀拋出了“B2C VS C2C”的專車模式之爭。并表示,在B輪融資之后自己賬上有著1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來應對接下來的激烈競爭。
“大家都儲備了原子彈,競爭才剛剛開始。”
1.專車模式之爭
在陸正耀看來,專車是差異于現有出行方式的升級服務,居于公交車、地鐵、拼車和出租車這些產品之上。他把刨除掉快車、拼車之外的專車業務,稱之為“真正的專車”,并聲稱,在“真正的專車”業務上,神州專車已經做到對了市場份額的第一位。
羅蘭貝格近日發布的《中國專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在中高端專車市場神州專車和滴滴分庭抗禮:滴滴的日均訂單量約為26萬單,占據53%的市場份額;神州專車為20.5萬單,份額為42%;2015年以來神州專車、滴滴和Uber的訂單量月均增速分別為62%、13%和19%。
陸正耀透露,神州專車的日均完成訂單量,已經從該報告的20.5萬單,上升至日均30萬單。而由于滴滴快的訂單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快車業務,陸正耀認為,在“真正的專車”上,已經兌現了自己在年初時拋出的“要在半年內做到市場份額第一”的豪言。
“我們要做的是專車界的‘蘋果’。”陸正耀說。今年年初推出B2C的專車業務時,他曾經對騰訊財經表示,正在考慮推出C2C模式的拼車、P2P租車業務。但8個月后,陸正耀表示,其實這些產品已經準備完畢,但現階段不會考慮推出——神州的當下策略,要集中在B2C的模式上。“不求全產品線,不要多,要精,要做到極致。”
在陸正耀看來,神州專車與競爭對手的本質差別,其實并不是車輛的來源(租賃車輛VS私家車),而是B2C和C2C的模式之爭。
陸正耀認為,以輕資產為特征的C2C模式無法保障標準化的服務品質。神州專車雖然也是輕資產(車輛來自于神州租車,而并非優車科技直接擁有),但采取了“輕資產、重運營”的模式。與滴滴快的引入私家車輛及私家車主作為司機相比,在運營方面,神州專車的模式更重,租賃車輛和雇傭司機都會產生成本。
“輕資產模式沒有競爭壁壘,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但O2O不同于傳統的互聯網,它的邊際成本不是零,每增加一次服務,必然要增加一次成本。”陸正耀稱,自己個人更喜歡重的模式,重運營才能有高保障、高安全性的產品。他強調,神州專車提供的車輛、司機、服務,都是標準化的,可預期的,這種B2C的專車模式與C2C相比,“不會出現問題車輛、司機酒駕等問題”。
以司機為例,陸正耀稱,與競爭對手要求司機自行上傳無犯罪證明相比,神州專車對于司機的遴選,會和公安部進行合作,這個環節中,就可以篩除7%的候選人。他透露,目前神州專車共有4萬名司機,但應聘人數超過30萬,錄取比例僅為1:8。
此外,在競爭之下的“燒錢”當中,陸正耀認為,自己的B2C模式也會有成本結構的優勢。“神州專車的補貼只需要補貼乘客”,而不需要再像競爭對手一樣補貼私家車司機。
對于B2C和C2C的模式之爭,陸正耀認為自己的模式更符合商業邏輯。他認為,在新規之后,不排除競爭對手會改變模式,向自己的模式看齊。
2.談燒錢、融資、并購
談到行業的競爭性“燒錢”,陸正耀說,專車業務的格局基本穩定,新玩家已經很難進入。但激烈的競爭也才剛剛開始,主要的三家(神州、滴滴快的、Uber)“大家都有原子彈”——“燒錢”大戰不可避免。
來看各家的 “原子彈”:10月8日,神州專車宣布完成了5.5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35.5億美元,在三個月內A、B兩輪共計8億美元的密集融資,創下互聯網公司早期融資記錄。而滴滴快的則在9月完成了30億美元的融資,Uber中國完成了12億美元融資。
“我們的現金流很充裕,現在賬上有10億美金。”陸正耀說,這些錢將支撐神州專車與對手繼續在補貼、營銷、提高服務等方面全方位競爭。
他稱,神州專車B輪融資在六周的時間快速完成,而且是在當時資本市場產生恐慌的背景下完成,“這是一次漂亮的融資”。目前神州專車的股東有10家,其中新投資者包括興業資管、新興資本、中國誠通7家機構;原股東中,美國華平投資集團、神州租車和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也參與了投資。陸正耀稱,當中還有國有股東,但由于保密協議未予披露。
此次融資的財務顧問(FA)是瑞信與中金,其中瑞信也參與了投資。陸正耀稱,瑞信投資的上一個既做FA也參與直投的項目,是10年前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但當時是以債轉股的形式。他表示,瑞信對于神州的直接投資,證明了該機構對于公司的信心。
陸正耀透露,神州“其實并不缺錢”,之所以如此快速地完成一次融資,是為了應對競爭對手對于投資機構的“站隊”要求。他稱,有競爭對手在融資時要求投資機構簽署排他性協議,在這種情況下,神州專車決定“去資本市場圈一些伙伴”。
就在幾天前,大眾點評網與美團宣告了合并,繼滴滴與快的、58同城與趕集網之后,再次證明從“相殺”到“相愛”之間只隔了一層紙。神州專車、滴滴快的、Uber之間曾經多次傳出相互之間并購的消息,這幾家之間,會不會隨時也“瞬間相愛”了呢?
對此,陸正耀笑言,現在的互聯網世界,并購重組的確隨時可能發生。但是,“互聯網+出行”市場很大,并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競爭。他認為,神州提供的是差異化的產品,而對手的交易量更多是快車,用戶重合度并不高。一個例子是,滴滴在近日發生了一次宕機事件,但神州專車當日的訂單量并沒有明顯變化。
他還表示,對神州專車團隊而言,目標從來都不是奔著被收購、套現而去的,“我們只可能并購別人,不會被別人并購。”他透露,不久前就曾有一家競爭對手主動找上門來,想讓神州并購,但價格太貴,被神州拒絕了。
陸正耀不愿意透露這家公司的具體信息。有消息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該公司為易到用車。此前,亦有傳言Uber將收購易到用車,同樣并未成真。不過,易到用車CEO周航對騰訊財經否認了這一說法。
如此快速完成B輪融資,又堅定表態不會被并購,是否意味著神州專車即將推進IPO呢?對此,陸正耀表示,上市時機目前不好說,形式也不一定,有可能獨立上市,打包進入上市公司神州租車也是可能的。
對于盈利的問題,陸正耀算了一筆帳:神州專車每天一輛車的成本大約600元(包括租車費、司機工資、油費),如果每個司機平均日接13單,平均每單實際價格45元就能打平,盈利模式是清晰、可預期的。而據財新的估算,神州專車目前每車日均收入400元,與600元的成本相比仍虧損200元,若以2萬輛車計算,一個月仍要虧掉1.2億元,也就是大約2000萬美元。
那么,神州專車何時能實現盈利?陸正耀回應稱,“給我半年到9個月,我再來回答,盈利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對于現金儲備的使用,陸正耀稱,將投入在兩個“加大”上:加大用戶體驗提升和加大用戶補貼力度。他表示,神州專車將再拿10億元補貼用戶,做市場規模。這將意味著互聯網市場中新一輪的營銷大戰即將打響。
陸正耀還對騰訊財經回憶了6月份那場備受爭議的“Beat U”營銷事件。他表示,自己并沒有參與籌劃,但事前有被團隊告知自己可能會因此“有一些壓力”。盡管爭議性很大,但陸正耀對此營銷事件評價稱,無論如何,用戶記住了神州專車的差異化品牌形象,那就是八個字:“專業司機、專業車輛”。他認為,此次營銷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