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號:君臨(ID:junlin_1980),作者:君臨團隊。
又是一年黃金周。
收拾起行囊的中國人再次開啟全球買買買的模式,這些驚人的消費力成為了一股巨大的商業洪流,改變著許多地區的經濟生態。據數據統計,2015年中國出境游人數達到1.2億,境外消費達1.5萬億元,已經躍升為全球出境旅游人次和消費額的雙料冠軍。
你想想,一年1.2億人出去玩,這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日本一個國家的人口傾巢而出,相當于英國+法國的人口全部在度假。這樣的消費規模無疑是驚人的,而更驚人的是,目前擁有出境旅行證件的中國人,只有6500萬人,也就是說,大約95%的中國人實際上都還沒有踏出過國門。
這股消費力量的未來潛力之大難以想象。
雖然還在起點,但這股力量對地區經濟的改變已經是驚濤駭浪。
2000年的時候,澳門的人均gdp只有1.4萬美元,跟今天的舟山差不多,14年之后,這個小漁村蓋滿了賭場,人均gdp飆升到了9.6萬美元,跟瑞士和北歐并肩而立。
臺灣政黨輪替之后,陸客團被縮減,民進黨的大本營南部地區叫苦連天。和日韓東南亞等來臺灣的游客不同,他們一般也就在臺北玩兩三天就撤了,而我國人民通常是有情懷的,喜歡繞著寶島轉一圈,見見日月潭、鹿港小鎮的真面目的,那些地方100%只有大陸人才會去。陸客潮冷,苦澀只有自己體味。
十年前,馬爾代夫還是一方備受歐美高端人士熱愛的凈土,但是今天,已經被中國人攻陷。2015年,有36萬中國人踏上了這個印度洋的珊瑚群島,比土著的馬爾代夫人還要多。尤其是春節期間,到處掛著紅燈籠,舞龍舞獅表演,餐廳里放眼望去全是黃皮膚黑眼睛,簡直比中國還要中國。
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說,中國目前有663條國際航線,其中369條,也就是超過一半,是2015年增加的。幾年前,塞舌爾、斐濟、毛里求斯還沒有幾個中國人聽說過,而現在,他們的海外游客中,中國人都已經排到前三名了。
改變最大的還是韓國。
自從香港被打入冷宮之后,首爾就成了新寵。2015年,在韓國玩的600萬外國游客中,中國人占了七成。而這數百萬的人流,基本上都擁擠在首爾的幾個商圈里。從明洞、東大門到狎鷗亭、弘大等商圈,中國游客都已經成為了主流消費者。
人群的改變背后,必然是商業生態的全面改造。首先是受到日本游客歡迎的海鮮粥店消失了,壽司店也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烤肉店和餃子館。街邊中文橫幅隨處可見,還有銀聯卡、支付寶的使用優惠海報。化妝品店和奢侈品店一間接著一間開張,租金連年走高,將那些社區民生小店不斷往更偏僻的地段趕去。
據一份問卷調研,中國游客人均在韓購物金額是日本游客的6倍,是歐美游客的3倍,其中62%的中國游客去首爾的目的就是為了購物,購物清單上排名第一的則是化妝品。這一狂熱的消費行為直接將蘭芝(Laneige)和悅詩風吟(Innisfree)的老板推上了韓國第二首富的地位。
在2015年的福布斯韓國富豪榜中,愛茉莉化妝品公司的老板徐慶培以72億美元的身家,成為僅次于三星帝國李氏家族的豪門,他們店里的“BB霜”、氣墊粉餅、面膜被中國人大肆搶購,市值在兩年間增長了3倍。
愛茉莉化妝品公司的老板徐慶培
針對這股海外游熱潮,挖到金礦的其實并不止當地的商家。
在海峽另一邊的日本,同樣是中國人出國最大的目的地之一,而這里,中國人不但是大買家,同樣也是大商家。
海外旅游的大頭,無非是吃、住、行、購四大塊,其中又以機票和酒店占比最大。最近幾年,中國人不但買了很多電飯煲和馬桶蓋,也買了很多酒店。尤其是很多度假勝地的溫泉酒店,老板都已經悄悄的換成了中國人。2015年,被公開報道的外國人收購日本酒店案例,飆升了2.7倍。
這里的玄機在于,隨著日本人口的萎縮,很多度假地在全盛時期建起來的溫泉酒店變得嚴重過剩了,被迫低價出售。如今中國人來了,但是他們一般都是跟隨著旅行團的大巴車而來。他們基本上不會去消費本地的酒店。
渠道掌握在中國旅行社手里,只有中國投資者能夠吃掉這塊肥肉。他們花錢買下虧損的本地酒店,拆掉宴會廳、會議室、健身房,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設施,盡可能的增加客房數量。成本和報價降下來之后,旅行社的大巴就一輛接著一輛開過來了,入住率迅速提升到100%。游客通常入夜才進門,早上又被載走了,整個白天酒店里空無一人,連電費都省了。
受中國游客喜愛的日本巴士旅游
擁有這種敏銳嗅覺的不僅是投機客,知名大公司和投資機構也不少。比如復星買下的地中海俱樂部酒店,錦江收購的盧浮宮酒店,都是這股浪潮的產物。蘇寧收購的日本免稅連鎖商場樂購仕,得益于中國游客的貢獻,2015年前三季,營業收入725億日元,同比增長120%;凈利潤71億日元,同比增長1282%。大河創投在日本投資的仙貝旅行以年輕人的自助游為切入口,幾個旅日的年輕人創業半年只通過在線獲客,每月即超過了一個億的交易規模。相當亮眼。
不過與他們相比,最精明的還是春秋航空。
航空業歷來是不受投資者待見的,因為其營業成本中燃料成本占了大頭,價格波動身不由己,彼此之間又以價格戰為武器,利潤率薄如紙片,毫無護城河。總的來說,這不是一門好生意。
不過春秋航空,他最前瞻性的一點,就是將自己從一家航空公司的角色,調整為“流量平臺”的定位。這是非常巨大的思維轉變。前者的話,贏利點就是賣機票,因此既想提高票價,又怕失去競爭力,畏首畏尾。而在后者的思路里,機票保本就可以了,因此往往能夠定個最低價,將飛機的座位使用率提到極限,接著這些客流通過旗下的旅行社,被引向自己投資的酒店和購物場所,盈利滾滾而來。
2015年,春秋航空先后聯手日本陽光不動產和必客集團,在日本建酒店,建連鎖購物商城,門店數超過200家,后者負責具體經營,前者負責客流引薦。當年業績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50%~ 60%,凈利潤率更是比三大航高了一大截。
玩流量平臺概念的,還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們,中國人的腳步走到哪里,移動支付就出現在哪里。
前幾天,支付寶宣布了和海外十座機場的合作,還有中國人常去的海外熱門商圈、免稅店,支付寶們已經是隨處可見。比如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Paytm,泰國的Ascend Money,都已被支付寶入股。
而在韓國,甚至已經夸張到這種程度: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支持的終端店鋪數量已經超過3萬家,覆蓋率高于本地的三星支付和美國的蘋果支付。隨著這種覆蓋規模的越來越大,網絡效應越來越完善,終有一天,本地韓國人也會喜歡上這種移動生活方式。
這種全球化擴散的趨勢,如果返回到三十年前,或者半個多世紀以前,就會發現,美國的VISA卡,就是隨著美國人的海外游浪潮而被推向全球的,美國的可口可樂,也是隨著美國大兵的海外軍事行動而被帶到世界各地的。美國人出現在哪里,美國的商品和文化就擴散到了哪里。
而今天,中國人的海外游浪潮不過起步了5%,接下來的歷史會如何波瀾壯闊,我不敢想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君臨(ID:junlin_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