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海南在醫療旅游上有了加碼動作,積極入局分羹意圖明顯。
6月16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條例》(簡稱《條例》)公布施行。其中有四章四十條細則對發展醫療旅游提出了相關政策,涵蓋引進醫療機構、人才,以及財政與土地等。
當前海南的醫療旅游整體基礎依然偏薄弱,但自貿港政策、優質的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等,使其成為國內發展醫療旅游最適合的區域之一。而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簡稱“先行區”)是我國第一家以國際醫療旅游服務、低碳生態社區和國際組織聚集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園區。
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的定義,醫療旅游是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休養為主題的旅游服務。其集醫療、旅游、養生、保健等于一體。從既有市場規模以及醫療旅游消費發展勢頭看,這是一個新興而日顯龐大的細分產業。
海南省高層去年曾引用公開數據表示,全國每年大概有60萬人去國外看病,這60萬中國人去國外看病,為的是尋求國外最好的藥物、最好的醫療器械。
這是海南發展醫療旅游可尋求轉化的既有存量。醫療旅游的游客、錢,源源不斷流向國外,確實可惜,但怎么留下來?海南的醫療旅游能平地起高樓嗎?
基礎薄弱,但時機不錯
2019年1月1日,海南省印發《海南省健康醫療旅游實施方案》提出,該省將圍繞醫學治療、醫學美容、康復療養、養生保健四大醫療旅游關鍵領域,打造“一心、五區”醫療旅游體系,并擬用十年左右時間,將海南建成世界一流的健康醫療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醫療旅游主要客源地,實現健康醫療旅游總收入400億元。
醫療旅游,“醫療”前置,醫療實力是前提。由此,醫療的便利度、價格優惠度、醫療條件質量、醫療人才層級、可享受的醫療服務完整性,以及國內稀缺藥品的豐富性等,都是其中關鍵因素。
而這些都是當前海南發展醫療旅游的薄弱環節。
早在去年9月,海南發布《關于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即重點提出了多個補強短板的多項舉措,包括引進國內知名公立醫療衛生資源、引進和培育國際先進水平醫療機構、健全人才發展政策、建設國家級醫學教育科研交流基地、加快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方便境內外患者診療等。
其中不乏亮點。其中“方便境內外患者診療”方面提到,研究出臺外籍醫務人員、患者及陪同人員到先行區診療的入境、停留居留便利化政策措施。在患者備案承諾基礎上,有條件允許先行區醫療機構患者帶合理自用量的進口藥品離開先行區使用。
參考此前海南省高層的說法,這意味著已在美國、日本和歐盟已注冊的藥物,在國內還沒注冊時,少量急需的可以在先行區先用,且對某些慢性病人還允許將藥品帶出去。
公開信息顯示,一些在國外已使用的藥品、設備和耗材,引進國內一般需要3-5年,而在先行區病人需要的藥品和設備最快兩個月就能送達。
此外,建設國家級醫學教育科研交流基地方面,將開展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應用的研究。上述海南省高層曾對此表示,真實世界臨床數據的應用,有四方面的意義:一、能夠極大縮短全球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我不是藥神》里的故事可能不再重演;二、可以極大降低全球創新藥物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使國際企業有更高的積極性將全球最好的藥物、最好的器械帶到中國市場;三、能夠使更多的中國病患得益于全球最先進的藥物和醫療器械;四、能夠進一步鞏固先行區作為全球最新醫療技術進入中國門戶的地位。
這四種可能如果實現,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在國內醫療旅游的先發引領優勢,以及在世界范圍醫療旅游市場的地位,都將得以顯現。
在《方案》中,也提及制定《海南經濟特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條例》 ,授予授予先行區管理機構行政管理、經濟管理等更大自主決策權。
這次的《條例》中,除了也涉及上述《方案》的多個舉措外,還有其他相對突出的新政策。包括鼓勵境內外資本在先行區投資舉辦醫療機構,放寬境外資本股比限制。民辦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準入、社會保險定點、職稱評定、等級評審、科研教學和學科建設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有平等待遇。
大概率來說,先行區醫療機構等資源的吸附和構成,外資醫療機構與國內民營醫療機構將是很大一部分構成,相關的政策松動或優惠是關鍵因素。
而要吸引這些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院的積極入駐,財稅政策、土地政策也很關鍵。
雖然《條例》中未涉及具體的企業稅收政策,但參考最近的海南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其中提出的低稅率包括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等,也將可能在先行區落地。
而《條例》中已提出通過債券資金、專項資金、補助等多種方式對先行區予以財政扶持。土地政策方面,篇幅相對不少,包括先行區土地利用應當符合先行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產業發展需要,實施嚴格的集約用地制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統籌安排先行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在先行區可以采取劃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等靈活多樣的供地方式。允許以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等方式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行產業項目建設。
可見,先行區的新增用地保持相對緊縮控制但也留有開口的狀態,關鍵可能要看落地項目的體量大小或重要程度。綜合來看,地產商將可能是重要的參與者。一方面,隨著當地醫療條件、環境等方面的提升,醫療養老的需求將提升,為相應的康養地產打開更多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地產商拿地及發展康養地產的需求,以及康養地產的前景、先行區的優惠政策、可想象空間等,都會是推動地產商入局分羹的緣由,況且,他們攜資金、醫療資源等進入,也將能與先行區加快推動建設形成合拍。
那么一個隱憂在于,如何避免醫療旅游的地產化,先行區建設前期乃至中期,在更積極推動醫療機構入駐、醫療資源聚集等方面需要有更多動作和實質成效,而對地產的介入,需要保持一個相對審慎的態度,在投建節奏方面相對控制,為醫療機構等醫療資源的入駐留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空間。
機會不小,但生意難做
從當前醫療旅游發展階段來看,當前歐美國家的醫療優勢整體突出,但發展中國家也有著發展醫療旅游較好的機會,比如泰國、印度等,都已是知名的醫療旅游目的地,這些區域醫療技術水平已有較大提升,同時在藥物使用、診療等方面保有一個相對有競爭力的價格,凸顯了醫療的性價比,加之旅游資源豐富,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兩者相結合共同作用。
對應到海南,其打造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在政策支持方面層層加碼,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解決醫療資源、醫療水平的短板問題。
同時,從消費趨勢看,醫療旅游的客單價、消費客群及消費能力等將呈現一個整體上升的態勢。但受疫情影響,出境游包括出境醫療旅游基本停擺,不過需求依然存在,每年去國外看病的約60萬人將在一定時間里被迫或主動的將需求在國內轉化,可以說海南有了一定的時間紅利期,這至少是其縮小與周邊醫療旅游目的地差距的機會。
這就又要看海南在醫療+旅游的融合能力,坦誠說海南具備生態環境及政策優勢,算是目前國內發展醫療旅游最適合區域之一,其中醫療資源的吸引聚集提升不算很難,但要將醫療、康養與旅游有效嫁接融合,使得落地的醫療資源能具備更好的市場轉化效應,也要看醫療旅游產品的新供給能力。
參考現有的醫療旅游境況,醫療旅游者選擇醫療旅游目的地會有多個因素影響:1、醫療條件(便利度、設備、藥物、環境等)較好、價格相對較低,醫療的性價比較突出為佳;2、醫療服務完整與優質,這些人雖也看重價格,但畢竟多屬于消費能力較高群體,有一定預算,愿意花錢,但前提是對服務的完整性和品質要求不低;3、旅游體驗的差異化,既要診療較快速有時間來旅游,也能享受目的地特質的旅游體驗等。
上述《條例》也提到,旅游文化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先行區管理機構、衛生健康管理等部門促進醫療與旅游的融合發展,依托全省旅游資源,指導發展高端體檢、健康管理、醫療服務、中醫養生保健、特色康養等醫療健康產品服務,加強醫療健康養生產品開發和旅游路線設計,發展醫養結合、休閑養生、健康農業等醫療旅游延伸項目。
同時,鼓勵國內外旅行社等機構為先行區開展專業化醫療旅游中介服務,加大醫療旅游宣傳推介力度,提供醫療旅游全流程服務。
大體來說,海南的醫療旅游產業,可以是先內化出境游,同時擴大國內既有長線游,再擴大或同時擴大入境游的邏輯,也即先嘗試將出境醫療的60萬人(接下來會更多)中的一部分盡可能“攔”在國內,轉化在海南消費;同時,基于醫療旅游領域的開拓,將有助吸引更多國內長線游游客,同時做長消費鏈,提高客單價;此外,通過類同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醫療性價比優勢,吸引更多的入境醫療旅游者。
但相比醫療水平和條件環境的升級,醫療旅游系統性的供給體系構建,復雜不少。這個供給體系除了核心的醫療旅游產品的打造與升級,以及產品的打包或整合,產品營銷及目的地品牌塑造,還直接串聯著旅行社、航司、酒店、醫療中介咨詢、醫療機構、保險機構、翻譯、消費金融、營銷機構、入境或免簽政策等,碎片化資源多,供應鏈長,對服務的完整性、系統性以及品質度等,都要求很高。
其中,在眾多醫療旅游目的地中,大家各有差異,海南是旅游大省,但仍欠缺具備標志性成體系的、差異化的旅游產品。海南的醫療旅游差異可以在哪里?比如中醫,可能會是一個可嘗試的突破點。
在去年1月,博鰲超級中醫院正式掛牌落戶上述先行區,將打造集傳承、醫療、推介、孵化四位一體的中醫藥文化傳承和診療平臺。其中掛牌后簽訂的第一個項目是藏醫藥大健康產業中心。
中醫雖當前評價不一,但從特色或差異化來說,依然明顯,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保有一定體量的擁躉。如何將這種差異化真正落地為有實效的醫療旅游產品,還會有一個過程,這也是海南發展醫療旅游諸多切面的其中一個。
所以,您認為海南的醫療旅游前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