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日,事關出入境的一些動向讓業內人士紛紛狂喜,激動程度不亞于當初入境隔離政策從“14+7”變成“7+3”。
文旅部修訂《邊境游管理辦法》,金磚國家旅游部長會議在桂林成功召開,領導人疫后首次出國訪問,香港入境檢疫措施改為“0+3”……
這一系列動作基本上等同于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希望加入疫后經濟全球化。
疫情前后不幸“夭折”的郵輪旅游也迅速從中窺見了商機。
“鉆石公主”號:不幸的開始
時間倒回到2020年。
“讓2020年成為最好的一年”,這艘服役了近17年的豪華郵輪官網上寫著。
1月20日,號稱“海上五星級酒店”的“鉆石公主”號郵輪從日本橫濱出發。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2666名旅客和1045名船員共同享受這次旅程。按照計劃,“鉆石公主”號將途經鹿兒島、中國香港、越南、中國臺灣、那霸,最后于2月4日6點半返回橫濱。
這時候還沒有人會想到,這場原本只有16天的海上旅行,整整持續了56天。
與此同時,全球范圍內新冠確診病例數值快速上升。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全球相關數據
自此,全世界范圍內郵輪旅游業務基本全線停擺。
皇家加勒比:快速發展的標志
2009年,隸屬于世界第二大郵輪集團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進入中國市場。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其他四家國際郵輪公司(包括隸屬于全球第三大郵輪集團的MSC地中海郵輪)先后“高調”進軍中國市場。
依托郵輪產業的巨大潛力、強大的政策支撐和國際郵輪的紛紛布局,郵輪旅游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而皇家加勒比的加入,無疑成為中國郵輪快速發展的標志。
COVID-19爆發前一年,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文旅部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我國郵輪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郵輪旅游客運量將達到1400萬人次,可見其發展空間極大。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已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等三大郵輪基地,已投入運營的主要有上海、天津、廣州、深圳、廈門、青島、大連等郵輪港。
我國郵輪旅游客運量總體上呈現波動性增長態勢。
2013年到2017年是我國郵輪旅游的黃金發展期,郵輪出入境旅客人數由120萬人次快速增長到496萬人次。年均增長率甚至達到了55%。
這一時期也是國際郵輪進軍中國市場步伐最快的階段。以皇家加勒比為例,夢幻系列“海洋神話號”、航行者系列“海洋航行者號”和“海洋水手號”、量子系列“海洋量子號”和“海洋贊禮號”等5艘大船先后被送入中國市場,且多為專為中國市場定制。中國郵輪市場也由“開啟母港運營”向“大船時代”繼而向“新船時代”邁進。
皇家加勒比“海洋量子號”游輪
2018-2019年,我國郵輪旅游處于鎮痛調整期,客運量從2017年的496萬人次下降到2019年的415萬人次。
沿海主要郵輪港口發展呈現一定程度的分化,上海、廣州、三亞等地呈下滑態勢;天津、青島、廈門、深圳等地呈現增長態勢。
以上海為例,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19年接待郵輪240艘次,比2018年下降36%;接待郵輪游客量187萬人次,比2018年下降31%。同樣的數據,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的數值為136艘次,增長42%;41萬人次,增長27%。
上海、廈門郵輪港口2019年相關數據
不難發現,新興郵輪港盡管增速迅猛,但從艘次和游客量上來看,仍與傳統郵輪港有一定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以上海為代表的傳統郵輪港拓展客源乏力,郵輪產品競爭力有所減弱;二是以廈門港為代表的郵輪港大力拓展郵輪產業鏈,如開航了“鼓浪嶼”號郵輪,增加了多條旅游航線,提高了產品吸引力等。
經過近15年的培育和發展,我國郵輪產業進入優化發展調整階段,郵輪旅游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高品質”方向轉變,由單純“郵輪體驗”向“郵輪全產業鏈”方向發展。沿海郵輪港發展存在一定分化,但總體形勢向好。
2020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郵輪停擺。得益于國內防疫有力,內河內海郵輪獲得快速發展。6月下旬,兩江游市場日均接待量超6000人,市場穩步恢復。
內河郵輪的機會
疫情對世界郵輪產業造成重大沖擊,200多艘豪華郵輪停航,國內郵輪市場全面停滯。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疫情對郵輪旅游產生的影響涉及上游、中游、下游全產業鏈。
丨上游丨
“封城”“封國”的無奈之舉下,郵輪建造有關工人無法到工廠參與生產導致上游工廠停產,郵輪運營商投資熱情大幅減低導致全產業鏈運轉放緩或直接陷入停滯狀態。
丨中游丨
“旅行禁令”盛行于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情況下,以旅游為目的地出入境成為“天方夜譚”。郵輪航行、船上服務、旅游代理、觀光購物、餐飲住宿等業態均受到短期沖擊。以2019年統計數據為參考線,國際郵輪停航1個月造成的各項損失(包括但不限于船票、船上收益、運營費用、管理費用等)約為25億元。
據皇家加勒比所述,國際郵輪行業自2020年12月起逐步復航。那么,自“鉆石公主”號停航至逐步復航間,國際郵輪停航整體虧損預計在300億元以上。
丨下游丨
郵輪港口、船供服務、口岸管理等下游產業均受到疫情較大影響。
從郵輪港口靠泊收入來看,單個航次平均損失靠泊收入20萬元。以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19年接待郵輪量240艘次來看,單2020年靠泊收入損失約達4800萬元。
從郵輪港口客運服務費上來看,客運服務收入平均減少100元/人次。以廈門國際郵輪中心2019年接待游客量41萬人次來看,單2020年客運服務收入損失約達4100萬元。
從郵輪港口配套服務上來看,2020年將減少免稅店、船供等收入約1億元。
得益于國內較國外快速控制疫情形勢,出境游回流,內河郵輪較快逐步復航,彌補國內游客郵輪旅游需求,現階段不失為一個內河郵輪發展的良機。
同時,無目的地海上郵輪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所謂無目的地航線,是指郵輪并不靠岸,僅在海上巡游的航線。游客可在海上看日出、潛水海釣、進行企業休閑商旅以及私人聚會等。
早在2020年9月23日,國內首張郵輪港口海上游航線試點經營許可證便在海南三亞頒發。之后,香港、上海等地緊跟其后,推出或試圖推出無目的地郵輪旅游航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對郵輪旅游造成的影響。
復航,并非疫情的終結
國際郵輪行業自2020年12月以來開始逐步復航。
隨著國際疫苗接觸率的提升和出行限制的逐步放開,至2022年8月,全球近100個郵輪目的地國家和地區開放郵輪航線,累計超600萬游客搭乘過郵輪。
截至目前,皇家加勒比集團旗下63艘郵輪已100%復航,累計接待超過300萬名游客,第二季度總體載客率達82%。“2022年下半年航次的預定量和預訂價格都高于2019年同期。”皇家加勒比告訴執惠。“2023年全年航線預訂情況已達歷史水平,票價也創了新高。”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譜號”游輪
經過近三年的疫情,全球郵輪旅游業形勢已然發生了變化。
一是游客偏好層面由國際游向內河游、近海游的轉變。疫情發生以來,以旅游為目的的出入境甚至跨省流動成為“奢侈”,國人逐漸更傾向于、習慣于近郊休閑、本地旅游。新的思想教育方針下,國人民族、國土自豪感普遍提升,對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向往日漸減弱;受益于有力有效的新基建和網絡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和高效普及,國內大量鮮為人知的旅游目的地被逐步開發并得到有效傳播,成為境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替代品。
二是郵輪功能從單一交通工具向旅游綜合體的轉變。“郵”,傳送、遞送之意。郵輪最開始只是單一的交通工具,和汽車、火車、飛機等沒有什么區別;隨著郵輪乘客需求的變化,郵輪開始逐漸向擁有食住行游娛購等多項功能的旅游綜合體轉變。現代郵輪被人們稱為“漂浮在海上的星級酒店”“移動的微型酒店”,更像是一個度假村、一個旅游目的地,通常會配備高規格的餐廳、歌舞廳、酒吧等游客需要的休閑娛樂設施,即便游客不下船一直待在船上,也不會感覺乏味無聊。
三是郵輪通關政策亟需改變。盡管文旅部新發布的《邊境旅游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讓文旅人“狂喜”,但其中并無郵輪過境相關政策變更。內河游、內海游除了吸引國人游國土外,還應籌謀出入境相通后入境游客源吸引措施。既能保障國門安全又能便利郵輪游客入境的過境免簽政策不失為一個良策。
8月18日,五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郵輪游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指明了未來一段時間里國內郵輪旅游發展的方向。
一是內河、內海旅游客船品質不僅包括客船本身,還包括沿海沿江景觀主題等。《意見》第六條指出,要以國內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發展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適宜沿海沿江游、城市景觀游、自然景觀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類型的旅游客船。
二是游艇將向大眾化發展。《意見》第七條指出,要大力發展大眾化消費游艇,以滿足游艇大眾消費需求為重點,大力發展中小型游艇,鼓勵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新型游艇,推動國內游艇細分消費市場發展。
三是旅游客船精品航線將成為郵輪旅游重要衡量指標。《意見》第十二條指出,要打造旅游客船精品航線,支持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西江流域等有條件的江河湖泊發展國內水路旅游精品航線,重點推進環渤海、粵港澳大灣區、粵閩浙沿海城市群、海南自由貿易港、長江經濟帶、珠江-西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等區域水上旅游資源開發,突出當地歷史文化、紅色傳承、自然景觀、現代都市、鄉村振興等特色,在完善定點定線船舶旅游產品基礎上,推出主題航次、定制化服務的升級旅游產品。
因此,以下幾個方面將是郵輪旅游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發力點。
一是采取系列舉措保有并吸引內河游、近海游國內游客,同時籌備出入境放開后吸引、接待入境游客。“因郵輪運營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復航前的準備工作通常需要提前數月啟動。”皇家加勒比告訴執惠。
二是多借鑒國內外成熟案例、采用科學有效方法途徑調研游客需求,從而優化針對于特定群體的郵輪功能,推廣無目的地航線。不同群體對郵輪功能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退休群體更傾向于休閑、舒適;年輕群體更傾向于休閑、娛樂;學生群體更傾向于低價、知識獲得等。優化郵輪旅游產品供給,推廣無目的地航線,既滿足和豐富游客海上旅游體驗,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境外輸入風險。
三是提升客船品質,打造精品沿海沿江主題景觀和精品航線。客船品質不僅指其航行安全品質,也包含其環保水平、減震降噪能力、外觀內飾、休閑娛樂設施舒適度和娛樂度等;旅游客船可開展城市景觀游、自然景觀游、特色文化游等不同類型的主題旅游;開發一批有文化、有美景、有社會效益的特色郵輪航線,也要推出主題航次、定制化服務的升級旅游產品。
四是打造適合大眾消費的游艇產品。在中國消費體系由“正三角”向“中間大兩頭小”轉化的重要時期,大眾消費仍是中國消費體系的重中之重。過去的游艇屬于高收入人群消費娛樂項目,適合大眾消費的游艇產品應具有成本/售價都相對降低、容量較大等特點。
五是優化郵輪通關相關政策。結合國內外相關政策,及時制訂促進郵輪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如《關于加快郵輪游艇裝備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
對于旅游目的地來說,應以郵輪為載體,以海島、海洋、大江、大河等為載體資源,結合目的地優勢資源和文旅新消費要求,打造更多的優質業態內容,包括游艇郵輪、帆船賽事、水上運動等產品,實現水域休閑度假產品多層次、多樣化、品質化和個性化,形成目的地郵輪母港的差異化競爭力。
“當前,東北亞地區的郵輪復航是滯后于世界其他區域的;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北亞市場發展潛力是巨大的。”皇家加勒比告訴執惠,“國際郵輪行業很歡迎各項支持行業良性發展的政策,很渴望區域市場復航路線圖的出臺,很期待郵輪旅游開放的時機到來。”
“現階段,雖然沒有國際郵輪,但是對沿海郵輪、內河游輪產品升級迭代是個最好的時機。當然,這個過程會很艱難。”上船吧創始人劉建斌告訴執惠,“大批高端游客被留在了國內,但在‘非必要不出行’的前提下,他們的出行意愿并不是很強烈。未來,郵輪可以更多地走到江海中去,既可以走到長江、珠江流域,也可以結合海洋、海島發展,在長江口、珠江口附近的城市和島嶼旅游。”
復航,并非疫情的終結。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希望。
參考資料:
1.李紅亮.后疫情時代我國郵輪旅游發展方向及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21(06):13-16
2.甘勝軍,許澤成.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 我國郵輪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研究【J】.交通企業管理.2022(02):1-4
3.侯曉敏,孫小龍.中國郵輪旅游研究進展與熱點演變——基于CiteSpace知識圖譜分析【J】.中國發展.2022(03):50-58
4.周堂正,邱羚.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上海郵輪旅游發展研究【J】.中國水運.2022(07):17-19
5.張石俊.基于長三角一體化郵輪旅游產業的發展路徑【J】.中國集體經濟.2021(26):133-134
6.王仁鑫.國內外郵輪旅游研究前沿——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的統計分析【J】.中國水運.2022(02):23-26